毒性强过苏丹红 “毒”染料做的你穿了吗
- 中新浙江网8月10日电 一种比甲醛更有危害性的用于服装着色染料——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一种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俗称“禁用偶氮染料”),自今年1月1日实施相关强制性标准以来,在我省的送检率非常低。而远近闻名的杭派女装这一项目的送检情况几乎为零,日前记者从省、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一信息,有专家指出,一些鲜艳的靓衫中易含有这种国家禁止使用的染料,它们就是带毒的衣服。
选择“毒”染料,竟是企业“最佳”选择
日前,广东的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了20家知名品牌企业主动送检的1051份样品,发现约6%的样品中含有纺织品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其中2%的送检样品还检出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超标,最严重者超标达190倍,毒性要强过食品染料苏丹红。相关的检测结果显示,有毒染料中以大红、绛紫色含量最高。
用于服装的染料绝大多数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芳香胺中合成的,而联苯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与酚类或芳香胺类化合物偶联,可得到多种偶氮染料。服装中的这些物质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会导致恶心、呕吐,损害肝和肾脏等。目前,已知的可致癌芳香胺有23种,据大量医学调查显示,经常接触联苯胺的人膀胱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发病率的28倍。“服装中含有联苯胺等化学物品,在业界已是公开的秘密”,不少业内人士透露说,现在一些服装公司为提高服装审美感,喜欢赋予服装更加艳丽和优异的性能,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纺丝、纺纱和印染等工序中使用各种染料、染整助剂。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余波工程师说,纺织品中运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色种全、价格低、光亮出色,使用简单,因而企业都喜欢使用。
对此,我国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禁止生产、销售、进口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纺织产品”。根据该强制性标准,从明年1月1日起,所有在市场上销售的纺织品和服装,一律要在标牌上标注是否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杭派女装送检的很少
余波工程师介绍,甲醛超标,你还可以处理。因为甲醛是可挥发、易融性物质,且其有刺激性气味容易发现。只要穿之前先清洗一遍,即可消除其中的大量甲醛,或者挂在通风口也能消除。但是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没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无法消除,更无法凭感官鉴别,只有通过专门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
可实际情况却是:该检测中心每月企业送检的甲醛、PH、色牢度等项目的检测多达500批次,但是送检偶氮染料的却寥寥无几。这种染料检验需要特殊仪器进行,企业很难做到自检。由于其染料的特殊性,厂家送捡的产品检测结果一般要么就合格,要么就超标严重。去年1—4月份的抽检显示,虽然禁用偶氮染料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但真丝服装面料含有禁用偶氮染料的情况突出,禁用偶氮染料的13块服装面料品种中,有12块为真丝服装面料。
余波说,除了一些大品牌愿意送检外,包括杭派女装在内的绝大多数服装企业没有送检的。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纺织中心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尚不能确定杭派女装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但是也没有证据排除这种可能性,尤其是女装这种以色彩绚丽、款式新颖而著称的服装。
杭州市服装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说,杭派服装之所以没有对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进行送检,主要是强制规范并没有强制要求送检,只要企业自认为服装合格即可。有业内人士分析,杭派女装大多数单一品牌规模偏小,且女装变化快,无法做到及时检测。另外,女装的品种多、且每款生产的量又偏少,送检成本过高。特别是相对于甲醛、PH值单项检测的百元费用,送检偶氮染料的费用却要高出数倍。更重要的是,个别企业的这种质量意识偏弱,目前多数出口欧盟的企业,就知道一旦这一染料值超标将被拒绝入境。据悉,此次出台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欧盟的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