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利大于弊
- 尽管在预料之中,但人民币升值的宣布仍然来得太突然。虽然,与此前5%—10%的市场预期相比,2%的升值只是人民币进入浮动汇率机制的第一步,但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固定汇率的中国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这个升值显然已经影响到了他们。
2%的温和上涨对外贸影响有限
得知人民币要升值这一消息,浙江一家纺织品外贸企业的老板就暗自打起了算盘,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0.5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加上其他的运营成本,毛利跌破0.35元,意味着几乎无利可图。
纺织行业因为这两年利润被压得很低,所以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大。对于其它行业,一般外贸企业的利润率都在3—5%之间,人民币升值也使之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一觉醒来,企业资产蒸发不少”,企业显得措手不及,这是绝大多数外贸企业的反应。影响不仅表现在企业户头上的美金市值蒸发不少,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将对于那些按原来的汇率来计算成本和收益,已出了货还没有回帐的企业,或是那些签了订单的企业而言,这种损失也许就更惨了。长远的损失还表现在升值带来的产品出口价格的提高,这将直接降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对业绩形成一定的负面冲击。
作为出口贸易大省,今年前5个月浙江实现出口280亿美元,贸易顺差161亿美元,居全国首位。今年1至4月,浙江省外贸出口增幅为40.2%,其中服装类的增幅在26%左右,纺织品类为35%。欧美设限政策预计将导致三至四成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受影响,而此次人民币升值,将再一次使纺织品出口企业,尤其是依靠量的扩张来取胜的企业或小企业遭受较大打击。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研究员徐强接受记者采访认为,2%的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有一些冲击,但冲击不是很大,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2%的幅度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上涨,对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对相关行业企业不会产生冲击。
“人民币升值已经说了很久了,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信息。正因为有了预期,理性的企业主体才对未来的人民升值有了准备,并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即使有损失也会很小。”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这样认为。
金伯生说,2%的升值是符合我国汇率改革的“可控性”原则的,也说明政府对市场是负责任的。至少从目前来看,2%的升值并未给中国的经济带来太大的震荡。“一点波动都没有的市场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因此,汇率的浮动能让许多中国企业得到锻炼。”中国的企业要学会在竞争中成长,要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游泳。他认为,事实上,中国的企业习惯了安安稳稳地生存,在出现波动时已经开始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这就更要求汇率机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