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战略叫响“制造路桥”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中新浙江网8月22日电
造汽车,市场大区再领风骚
在路桥吉利汽车生产基地的总装车间,组装线8分钟就有一辆整车下线。上半年吉利产销6万辆,外销增长200%。除了响当当的数据,吉利还有更惊人的手笔。
3月,世界顶级车展日内瓦车展开展,中国吉利作为世界轿车系列篇的首篇,在瑞士国家电视台播出。5月,吉利和马来西亚有关方面签订协议,在当地建立分厂,迈出了吉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8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世界品牌大会,向全球发布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吉利集团以品牌价值55.37亿元跻身前百强。
同样,2004年投产的吉奥汽车,作为后起之秀,不到一年,吉奥的运动型多功能休闲车月销量已居全国同行前列。前不久,吉奥和非洲采购团签订了4800辆的整车合同,这是迄今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签订的最大一笔外销订单;与欧洲客商签下了161辆出口欧洲的合同,成为国内第一个出口欧洲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说吉利和吉奥是明星企业并不过分。在中国的汽车版图上,路桥本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地方。然而,因为他们的异军突起……路桥,这个曾以小商品批发而辉煌的市场先行者,今天因打造自主品牌的民族汽车工业再次引人瞩目。
创品牌,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路桥很多厂家为知名品牌企业做贴牌加工,“傍名牌”让民营企业掘到了“金子”。然而随着资源的紧缺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类劳动密集型贴牌加工企业的生产风险增大,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企业竞争靠产品,产品竞争靠品牌”。路桥区委、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以品牌战略开拓市场,才能打造一个更高起点的“制造路桥”。为此,这个区通过把商标创牌工作列入对先进乡镇的考核标准、制订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大幅度提高创牌企业的奖励标准等措施来增强企业的创牌意识。据区工商分局统计,该区目前共有注册商标4009件,其中市知名商标22件,省著名商标9件。而上半年,正在申请注册商标的企业就有上千家。
在品牌战略的引导下,路桥的传统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巨科铝业改变国内高端铝制品依靠进口的历史,荣鹏汽动成为全国同行业产品全部外销的惟一企业,通宇集团一年投入4600万元资金,开发出12个国际领先的新产品,在土地零扩张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同期增长150%。
顺潮流,商贸大鳄涉足实业
资本总是有着最为锐利的眼光。在这股商标注册的热潮中,路桥商贸业的龙头———中国日用品商城公司看准了台州塑料产业的竞争优势,去年注册了“塑博”品牌。
商城公司高层认为,此举旨在整合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台州塑料产业的品牌意识。他们通过委托加工、定点生产等品牌经营模式,给上游生产企业下订单,统一贴牌,统一定价,为娃哈哈集团、上海农工商超市、统一企业等国内外客户供应塑料制品。目前该模式已吸引了黄岩、路桥等地十余家塑料制品加工企业加盟。
在中国日用品商城,部分有足够商业资本积累的经营户,一涉足制造业,便先申请注册商标。商城二区经营户林洋富告诉记者,他两年前就注册申请了“德克斯基”、“夫得鸟”等6只商标,分别做西服和休闲服,年产值上千万元。作为商城的商会副会长,他认为,市场经营户一旦演变为做实业的企业主,在品牌问题上会觉醒得更早,因为他们有这个教训和经验。
还有一种可喜的现象是,路桥区一些外贸企业,通过到国外注册的办法创立名牌。去年,作为国家免检产品的“双仕照明”,一口气在40多个国家申请了注册商标。路桥“飞亚”绣花机在国外申请8个注册商标,今年取消贴牌生产,全部做自主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