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休闲服装业的“先锋鸟”
- 中国运动休闲服装业的“先锋鸟”
——访深圳市先锋鸟运动服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戴泽民
先锋鸟,一个含义深刻的名字,它寓意着创新的理念、敏锐的眼光、自由的行动以及年轻的心态。
先锋鸟,一个充满故事的名字,它凝聚着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深刻的思考以及不懈的探索。
先锋鸟,一个缀满光荣和梦想的名字,它寄托了中国体育运动休闲服装业的希望,更浓缩了中国民族品牌的自强和奋进。
在宽敞明亮的展示会议厅里,深圳市先锋鸟运动服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戴泽民向记者讲述了关于“先锋鸟”品牌的点点滴滴。在氤氲的茶香里,戴总抚今追昔,平静的话语中却有难掩的豪情。
小细节引出大市场
虽然自小在海南长大,身体里又流动着客家人纯朴平和的血液,但身高1米80的戴总身材魁梧,言行举止间有着东北大汉的豪爽。“我从小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军人,谁知却无意间闯进了服装行业,一干就是近二十年。”直到今天,未能实现军营梦还是戴总的一个遗憾。虽然未能在战场上运筹帷幄,但谁说瞬息万变的商场不是另一个需要智谋和勇气的战场?戴总就在大浪淘沙的服装行业,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1992年,戴总忘不了那个改变他事业轨迹的日子。像每个关心国家大事的公民一样,戴总坐在电视机前,密切关注着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表现。忽然,一个细节引起了戴总的注意:“我突然发现,中国选手们穿着的运动服都是外国品牌。”就是这一个镜头,让戴总陷入了沉思——中国体育正在崛起,中国的体育运动服装业却势单力薄。这巨大的落差里,是广阔的市场前景、丰厚的市场潜力,当然也有严峻的挑战。“我当时就暗自下了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让中国运动员穿着自己的民族品牌亮相国际赛场!一定要长长中国人的志气!”
雷厉风行的戴总几乎未费踌躇,就一脚踏进了陌生的运动休闲服装业。当时,运动休闲服装业还很萧条,消费群十分狭窄。在百姓的传统观念里,体育服装只是运动员的“专利”。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戴总却步,真正让他犯难的第一道门槛是理念:“之前,我做过西装、时装、衬衣等等多个品种服装的生产,但是运动休闲服和我以往做的服装大不一样,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运动休闲服必须更多地考虑人体结构学,考虑运动项目的特殊要求,在这方面我必须从头学起。”从传统服装到运动休闲服装,戴总事业的转型是从一场“头脑风暴”开始的。
先锋鸟飞到奥运会
因为种种原因,戴总后来从供职多年的国有服装企业离开。他经历过从巅峰跌落谷底的辛酸,也体会过1999年在布吉简陋的工厂里白手起家的苦涩。但是,没上过战场的戴总却始终相信一个战术——“持久战”。他坚持过来了,终于看到第一道彩虹——1999年12月,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先锋鸟”品牌问世。
“我们和别人不一样,先锋鸟一直坚持‘先做品牌,再做市场’的原则。”戴总和他的同事们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精心培育着先锋鸟这个品牌,不急功近利,
不投机取巧。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和全民健身浪潮的兴起,“先锋鸟”自然羽翼渐丰,开始在市场翱翔,甚至飞向了世界。
2000年,“先锋鸟”成为第二十六届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记者采访指定运动服。“中国的体育记者们走出国门,就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他们的服装必须既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又不乏国际化的气息”,戴总说,“我们要代表中国体育服装品牌,到奥运会上去露一回脸,怎么才能不辱使命?我和同事们花了不少心思。可以说,悉尼奥运会使我们的品牌上了一个台阶。”
有了悉尼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先锋鸟”的眼界更加开阔了。此后,2002年第十一届省运会,2003年第六届市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先锋鸟都以最积极的姿态飞翔在业界前列。此外,深圳的许多大型体育活动上,都能看到“先锋鸟”熟悉的身影。“现在,先锋鸟已经成为深圳市体育产业里一个较具规模、相对成熟的企业。据我们估算,到目前为止,先锋鸟的累计客户已经超过了百万人次。”戴总坚毅的目光投向窗外,先锋鸟4000平米的大型厂房里正在如火如荼地生产,又是一个忙碌但充实的日子。戴总说,先锋鸟要做好准备,2008北京奥运将是它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