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配额取消后纺织服装业靠什么取胜?

        今年纺织业进入了取消配额的时期。服装出口数量既出现了增长的势头,又遭遇到美欧设限。纺织服装业下一步该怎么走?刚刚闭幕的江苏国际服装节留给人们两点启示。

    启示之一:面对贸易摩擦要用“创新”说话

    本届服装节上,江苏紫荆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创新麻产品“摩维”系列十分引人注目。该公司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面料“摩维”,是以黄麻、槿麻为原料,经过生物、化学、物理组合加工而提取成的精细化天然纤维素纤维。据了解,亚麻每吨5万元,苎麻每吨3.5万元,而摩维每吨只有1.5万元,与同类产品有着比较大的成本优势,可以大大降低服装用麻纤维面料成本。而对出口来说,麻制品又占了很大优势。“紫荆花”董事长刘国忠说,棉制品出口关税17%,而麻制品则只有3%,纺织品中只要超过50%的麻,关税就少了14个点,这是一个很大的出入。“摩维”面料的麻含量大概有75%,所以绝大多数是外销。由于麻纤维有较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抗菌性,经专家鉴定,此项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

    点评: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认为,目前国内纺织服装仍然是宝塔式的结构,10%为高档产品,20%至30%为品牌产品,50%至60%为大众化产品。许多企业对市场反应不灵敏,产品差异化不足。纺织业目前已处于一个“拐”点的重要时期,受限制的产品都是低档、缺乏技术含量的大路货,靠数量取胜。而“紫荆花”开发新品的意义说明了靠数量取胜不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加速我们自身产业调整,不断创新,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启示之二:要用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参加江苏国际服装节的集群可谓群星闪耀,成为服装节的一大亮点。海门三星镇、吴江盛泽镇、武进湖塘镇、常熟新港镇、常熟沙家浜镇等纺织服装集群特色镇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企业积极参展,变“小舢板”为“联合舰队”。今年服装节上,常熟一举拿下2700多平方米的展位,一批企业的十多个品牌成为展会的亮点。

    据了解,目前江苏已经形成的近30个纺织服装集群中,呈现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的特色。如常熟服装板块、江阴毛纺板块、吴江丝绸板块、海门家纺板块,还有一大批“一乡一品”的特色乡镇。这些产业集群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作为的特点,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一支主要力量。另外,苏州、无锡、昆山等地相继兴建了规模巨大的服装城,形成了极强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效应。

    点评: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在纺织业发达的珠三角或长三角,半径50公里以内,纽扣、纱线等各种配套都能完成,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订单,这在很多国家都做不到。产业集群是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产业链上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辅助产业服务业在空间上大量集聚。”

    产业集群使设计、采购、销售等环节社会化,甚至将生产环节的十几个车间社会化,从而形成“产业生态系统”。因此,产业集群能有效整合资源,深化专业分工,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从而极大地提高区域竞争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