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怎么炼成的--十八载风雨造就今日辉煌
8万多平方米、1000多家企业、数万种产品、预计将有超过35000多人的专业观众莅会……这一组数字,形象地说明了2005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在缝制设备专业展览中那无可撼动的亚洲王者地位,它直逼世界第一展的锋芒也让浦东新国际展览中心熠熠生辉。尽管今年展览面积在扩大,但展位仍旧供不应求,CISMA蓬勃的生命力可见—斑。我们不妨从1987年的夏季追溯,看CISMA一路走来的辉煌。
十八年前,展览面积仅2000平方米的“全国缝制设备展样订货会”,开启了CISMA的先河。在此后的9年里,它逐渐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订货成交额最高的缝制设备专业展览会。在CISMA的里程中应该记住这个年份——1996年,当年它的展出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海内外11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多家生产厂商参展,参观人数达2万余人次,协议订货金额近30亿元,使得CISMA跻身于国际四大缝制设备专业展览会之列,实现了质的飞跃。近年来,CISMA的发展更是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巅峰:2003年展会总面积58000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6%;2004年展会总面积75000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9%;而本届展会更是超过8万平方米。
CISMA如此气贯长虹式的逐届增长,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成为了业内具有号召力的品牌大展。荣耀的背后离不开主办方的心血和智慧。众所周知,展会组织工作是十分系统与庞杂的“工程”,无论是展前的招展工作,还是展中、展后的组织与服务工作,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不断地创新。以本届展会为例,首先,凭借合作单位科隆展览公司30多年来在缝制机械展览上的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招来了众多的欧美地区的展商和观众;二是协会主动邀请中国服装协会以及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服装协会的领导来参观,并通过他们组织更多的当地服装企业参展;三是进一步提高展览服务水平,如启用专业的展商和观众登记系统,对所有的参观商进行实时动态统计;在展会现场设立新闻中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媒体对展会进行深入报道;安排一系列技术讲座和科普活动,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设置电子触摸屏系统,为参观客商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正是服务之功,奠定了CISMA2005在业界的优势地位。本届展会重机、兄弟、飞马、标准、上工、飞跃、中捷等国内外著名品牌上演了—场群英会就是明证。历经十八载风雨,不断壮大CISMA必将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