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批准中欧协议 滞港服装下周放行
-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7日电 欧盟委员会首席发言人弗朗索瓦丝·巴伊7日说,欧盟当天已经批准中欧就中国输欧纺织品滞港问题在北京达成的协议。此举为滞留在欧洲各港口约8000万件中国纺织品和服装最终进入欧盟市场扫除了最后一个法律障碍。
巴伊估计,由于需要进行各种技术准备工作,这个协议会在5天后得以生效实施。她说:“正常情况下,下周中期这些滞留的货物将会被放行。”
据了解,在当天的投票中,一直反对向中国纺织品设限的丹麦投了反对票。因为该国的立场是彻底摒弃配额制度,而新协议依然保留了过渡性的配额限制措施。
欧盟25国批准了中欧北京峰会期间双方就8000万件扣押欧盟海关的中国纺织品入关问题达成的协议。按理说这是一个双赢局面,如果欧盟能够接受“胸罩战”——被扣商品中包括1100万件胸罩——带来的教训,早日实现欧洲纺织品行业的转型,中欧互补性很强的经贸关系应该可以顺利且迅速地发展。令人奇怪的是法国《世界报》却在今天发表了以《中国:1,欧洲:0》为标题的社论,认为在这场“胸罩战”中,中国以1比0占了处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的欧盟的上风,认为这是欧宪公民投票失败带来的恶果,使得欧盟不能一致面对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
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如同中美之间的纺织品冲突,都是同一个来源:是欧美抛弃了自由贸易原则而非中国!当中国还在苦苦谈判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欧美就已经知道,要将自由贸易强加到中国头上,就必须同时也打开自己的市场。在全世界达成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协议时,欧美整整拥有11个年头的漫长光阴来进行纺织品工业转型。英、德等国及时行动,走出了困境;而法、意等国则始终在那里犹豫、徘徊。纺织品工业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强度很高,涉及的就业人员多。而这些人都是手中握有选票的选民。掌权者谁也不愿意碰这块“烫手的山芋”,终于拖到今天走向死胡同。但是对于这一事实,欧洲——特别是法国媒体却往往不愿意直言。如同政治家生怕得罪选民一样,媒体也深怕得罪读者。《世界报》的社论其实明明知道,这次达成的中欧协议,是一个双赢的协议。但却也还是要写出个1比0的颇具“挑拨意味”的标题,好像欧洲“吃了亏”似的。
要知道,尽管欧盟接受被扣押海关的50%的商品能够自由进关,但毕竟也使用了2006年的部分配额来解决剩余的50%的被扣商品。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短视的做法,就好像将已经砸了自己的脚的石头又搬起来,举到明年再砸下来……只要欧洲市场确实对中国纺织品有需求,这种违背自由贸易原则的配额制度就是必然会砸到欧盟脚上的大石头!更何况,所有的统计数字都在说明,中国纺织品进口法国其实并没有真正损害法国的利益,而是夺走了一批地中海沿岸国家如摩洛哥等国的市场份额。真要谈判,也应该是与这些国家谈判。但在法国,中国纺织品问题与波兰管子工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主张:支持强硬对付中国的,就能得到舆论的赞扬,而丝毫不考虑中国纺织品对法国贫穷阶层带来的莫大的好处。
可以想见,读了这个题目的“反自由贸易”的“反欧宪派”和纺织业工人当然会跳起来“捍卫”他们的利益。好在这种说法已经与欧洲纺织品一起走进了死胡同。现在已经到了对法国人说实话的时候了:欧洲应该尽快适应在自由贸易原则下进入世贸组织的中国了! (本报巴黎9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