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又有创新
- 本报讯 记者梁若韫报道记者日前从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组委会获悉,第二届年度大奖报名工作已于9月1日正式启动,截止到10月31日,有意在年度大奖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符合报名条件的企业都可参与。而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宗旨,在坚持市场检验的原则下,新一届的年度大奖目前制定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更加规范、透明,力图向着更专业化的方向进一步努力提升自己。
2005年3月28日晚,一场服装行业的盛典"装典中国",装点着中国服装行业在2003-2004这一年度之内表现最为出色的9个品牌---首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颁奖晚会隆重举行,为这个由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举办的首个以中国原创服装品牌为对象设立的奖项评选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历经半年多的时间,年度大奖在社会和业内获得的反响都不错,组委会负责人表示,这是对他们工作的鼓励和支持,虽然是第一届,但是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奖的各方面工作做得非常严谨细致,这在业内或许是前所未有的。但是,通过总结,组委会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征求了很多企业意见,发现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本届与上届相比最大的改变,则主要体现在评审过程中的专业化提升问题上。
报名环节规范化、电子化
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大奖最重要的改变在于报名环节的规范化和电子化。本次大奖整个评审过程是无纸的,实行电子化报名。报名表设立了标准格式,由企业从网站上自行下载;企业参评资料一律通过光盘形式递到组委会,并严格规定了文档格式、主副标题字体字号,证书扫描件的扫描尺寸,图片格式等具体的环节。同时评审资料的申报方面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按规矩办事。"比如原来规定的企业申报材料中某项报告要求1200字,有些企业写了1500字,我们一般不会删节。今年就说得很清楚,只能是1200字,写了1500字,那就从后往前删,删到哪里算哪里。其实我们很理解企业的心情,想多表现一下,多写一些很正常,但今年的规矩非常严格、明确。不管你是句号、字还是逗号,就截到1200字。这只是在严格规章制度方面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另外,去年有很多企业拿了很多证书来,今年像这些证书,比如企业通过的各种认证、质检报告,都会严谨地以电子形式反映出来,同时作为评审中的一个重要依据去考虑。大奖与企业原来所取得的各项荣誉、成就是相关联的,因为年度大奖不是单独的奖,是要和整个企业的一贯表现结合起来的,要看品牌在一年中的表现。"
强调年度化的概念
大奖今年增强了年度化的概念,即2004-2005这一年度中这个品牌的表现如何,这对于评审环节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们强调数据的同比,去年是什么情况,今年递增的百分比、幅度等等,这将是评审团最为看重的东西。再有就是规定了获得单项大奖的品牌在3年之内将不能再参与该奖项的评选,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够更充分地给更多的品牌以更多的机会。参评企业所提交的各种证书,也规定了一年的有效期:2004年9月1日-2005年8月31日。当然,对于评审规则的改变我们只是提出一个概念,最后还要经过评审团的讨论通过,才会予以执行。"
大评审团增加透明度
去年大奖评审下来,组委会成员最大的感觉是竞争太激烈了,某一个奖项的评审和出台,最后能得奖的真的是过五关斩六将,得奖者与没得奖者之间的差距都非常细微。因为入围的、得奖的、没得奖的,全部都是优秀的品牌,"谁得奖只能说在某一方面表现得略微突出一点。"而能评出这众多优秀品牌之间的细小差距的,正是专业评委们。组委会负责人对上届的评委表示了感谢,"我们邀请他们来为中国服装行业操心操力,发现他们真的是太专业了,对企业的情况了解得相当清楚熟悉,评出的结果也让人没话说。"去年,年度大奖邀请了各个方面的评委,商业的、各地方协会的、业内资深媒体的、各方时尚界人士……但有些企业对评审团的构成提出了质疑,认为评委环节不够透明。考虑到这些,今年组委会将采取一个大评审团的概念,就是评委不搞终身制,拟定一个大的评审团名单,然后在第三方普华永道的监督下在评审团中随机抽取本届大奖的评委,组成评委会,来进行评选。究竟会是谁,连评委自己也不能提前知道。"当然,这个抽取也不是瞎抽取,要考虑到评委覆盖的合理性。
社会选票邀请消费者参与
本届大奖更加重视了消费者的参与。社会选票成为与去年相比的一个较大的不同之处。"去年在公众大奖的评审过程中我们有网上投票环节,引起了热烈反响。今年我们准备引入社会投票机制,通过一些渠道和一些手段,面向社会普通消费者发放120万张选票,选票的结果也将在终评时对品牌能否入围乃至获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改变,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
据了解,大奖的费用预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投入在维护公正、公平、公开这一环节中的。"我们很幸运,真正开发出了一套适合于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品牌现状的评价体系,我们鼓励企业来参评的主要原因其实并不在于企业能不能拿奖,而是因为这套评价体系确实对企业本身的自我检验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它非常烦琐和复杂。"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奖组委会也意识到之所以其能在业界有这样的口碑,主要原因就是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了社会检验和市场检验的原则。"而这个原则,从我们作为大奖的组织者的角度来讲,将是我们这个奖项延续下去的命脉。没有这个东西,这个奖项以后将无法生存。所以说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公正、公开、透明,坚持市场检验的原则,坚持社会评价体系,这一点是肯定无疑并且是要坚持到底的。所有的改变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一些我们认为是更加能够体现这一原则的具体的方式和方法而已。采取这些办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为公平,从每一个环节上去贯彻、体现这一原则,这可能是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