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至7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概况
-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7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1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出口111.5亿美元,增长23.2%,进口15.7亿美元,下降2.6%;1~7月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进出口712.5亿美元;其中出口615亿美元,增长21.4%;进口97.5亿美元,增长1.3%。
月度出口达新高,累计出口增幅扩大
继6月份出口超百亿美元之后,7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进一步攀升至111.5亿美元,为今年以来最高值。当月仍保持了20%以上的出口增幅,1~7月累计出口增幅达到21.4%,比上半年又扩大了0.4个百分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累计增幅的月度递增。
7月份进口出现小幅下降,抑制了累计进口的增长势头,使累计进口增幅收缩至1.3%。
纺织品服装对全国贸易顺差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减弱
1~7月,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占全国货物贸易总额比重为10.5%,自2004年以来,首次恢复到10%以上。其中出口额占17%,也已接近2003年的水平。但纺织品服装累计实现顺差517.5亿美元,为全国货物贸易总顺差的1.04倍,对贸易总顺差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减弱。
一般贸易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加工贸易进口小幅下降
一般贸易出口426.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9.3%,进口97.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11.3%。进、出口增幅分别为19.5%和24.7%,超出纺织品服装贸易平均水平。
加工贸易出口166.9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总出口的27.1%,出口额增长9.7%;进口83.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6%,进口额下降0.8%,其中主要是来料加工下降2.4%,进料加工基本持平。
对美国出口增势放缓,对欧盟出口继续加速
进入7月,对美出口设限产品接连遭遇封关,截至7月中旬,已有4个类别的商品不能进入美国市场。这几种商品全部是5月底开始正式设限,在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就将配额全部用完。根据中国海关出口监测的数据,实际出口的数量远远大于配额总量,说明有大量仍漂在海上的或刚刚抵达港口的货物无法通关,滞留美港口。以棉制针织衬衫(338/9)为例,7月中,据中国海关的监测数据显示,出口量已经达到配额总量的132.6%,即实际出运量超出配额总量150多万打,2000多万美元的商品面临损失。
7月,我对美出口增势明显放缓,在经过前两个月的高速增长后,当月增幅回落至62%,1~7月累计增长73.5%,增幅较前几个月明显缩小。
6月11日,中欧就10类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在这一利好的带动下,6、7两月对欧盟的出口力度不断加大,6月份,对欧盟单月出口增幅就猛升到84.9%;7月份,更增至85.4%。使1~7月对欧盟出口累计增长62.6%,比年初扩大了十几个百分点。但进入8月份,几种主要商品也陆续清关,预计8月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也将步美国后尘,增幅有所回落。
对欧盟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原15国,对原15国的增长在80%以上。对新入盟10国的出口全面下降,且降幅达到43%。
美欧仍是拉动我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1~7月,我国对美欧共出口213.2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5%,这两个市场对我出口总增量的贡献率高达80%以上。
在对欧美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对非配额地区的出口表现平平。除了对俄罗斯仍然保持了近40%的增长外,对日本市场出口仅增长了6.4%,对我国香港地区及韩国还出现了下降。1~7月,对除欧美之外的地区出口整体仅增长了5.8%。
在进口主要来源国(地区)中,前7个月累计进口除了韩国仍保持小量增长外,自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全部下降。自欧盟和美国的进口保持增长。
纺织品、服装出口平衡发展,服装出口单价提升
1~7月,纺织品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8%,服装出口387亿美元,增长20.5%。两大类商品全部实现出口较快增长。
纺织品中纱线、面料出口分别增长17.4%和16.5%,其中棉制品出口增长13.5%,化纤制品出口增长18.8%,毛制品出口增长11.8%,丝制品出口增长28.3%。纺织制成品增长更快,增幅达到36%,其中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增长49%,仍是所有商品中增长最为迅速的。家用纺织品出口增长38%。
服装产品中针织服装出口增长17.7%,梭织服装增长23.5%,毛皮革服装增长7.9%,衣着附件增长21.3%。对欧美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服装出口增长,对这两个地区出口服装分别增长71%和86%,均高于出口平均增幅。
针织服装、梭织服装的出口单价分别提升18.7%和5.1%,其中毛制、化纤制的针织服装提升最快,单价增幅都在20%以上。毛制、化纤制梭织服装的单价略有下降。纺织品中纱线单价下降,其中棉纱线下降较多。面料中棉制面料出现下降,其他原料制面料保持增长。
纺织品进口增长势头回落1~7月,纺织品进口89.7亿美元,增长1.8%;服装进口7.7亿美元,下降3.9%。
纺织品进口增长速度较前几个月有所放缓,至7月份,已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纱线、面料的进口增长幅度均未达到1%,化纤制纱线和面料及毛制面料的进口还出现了下降。只有丝线进口增长迅速,增幅达到80%。制成品是纺织品中进口增长最快的商品,增幅为8.6%,其中家用纺织品进口增长32%。
服装中,大宗商品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的进口分别下降10%和0.6%,该降幅较1~6月略有缩小。其中化纤制针织、梭织服装和毛制针织服装的进口下降较快。衣着附件进口也下降了4.2%。相较而言,量少而价高的毛皮革服装的进口仍保持高速增长,毛皮服装进口增长了1.4倍,皮革服装进口增幅也达到41%。
五大出口省市占出口总额接近80%
前五大出口省市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和山东的出口额合计达48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9%,合计增长22.3%。这五个省市的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浙江增长最快,增幅达28%,其出口额占全国纺织品服装总额的22%。
全国有近一半的省市进口下降,前三大进口省市广东、上海和江苏的进口额合计占全国进口总额的70%,其中广东省进口下降2.1%,江苏和上海的进口增幅分别为9%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