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喜忧难料 产品设限金额近50亿美元
- 9月13日,“2005秋季服装跨国采购交易会”和“全球服装市场的新挑战与新机遇高层论坛”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在这个贸易争端频发的秋天,一种忐忑的心情笼罩着会场。不管是参展的供应商,还是论坛上参与讨论的嘉宾,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今后纺织业还将面临何种挫折,如何调整才能有效应对?
明年纺织业前景不明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所谓的贸易一体化是有条件的,是有限制的。“我们在今年已经被设限或者被特保制裁的产品,已经超过了十多个,涉及金额也接近50亿美元。”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在发言中如是说。
孙淮滨在表达作为纺织业内人士义愤的同时,对明年的纺织业作了预测。他说,在明年刚开始的阶段,不会再出现今年一季度对欧美出口高增长的局面,在配额取消的情况下,中国不存在出现这种高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中欧在年
中达成了一个新的协定,所以中国对其出口的增长在环境上会显得更加明朗,出口的环境不确定明显减少,出口的秩序可能会变得比较规范一些。
但中美双边还没有一个协议安排,关于明年中国纺织对美出口的变化,他表示很难预测。
此外,中国出口另有一个倾向性的问题值得关注。孙淮滨强调说:“今年我们对原来不要配额的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度回落。”
这是为什么?他解释有两个原因:首先,由于配额全面取消,今年我们企业没有必要迂回出口,所以对这些国家出口的纺织品份额出现了回落。
其次,由于政府对出口纺织品采取了一定的征税,对这些非设限地区的出口起到了抑制的作用。他预测:“从明年开始,我国对非设限地区的出口会处在一种恢复性增长的局面。”
事实上,目前因为欧美设限而调整出口方向的例子比比皆是。在“2005秋季服装跨国采购交易会”上,广东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珠海振威服装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于如今纺织品贸易设限,他们已将业务重点由欧洲转向亚洲,特别是日本。但公司不会放弃欧洲现有客户。
孙淮滨说,中国纺织工业在营销这种高端领域还是小学生,这是弱势但又极具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