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键词 影响大连服装产业
- 政策支持 大多数大连服装内销品牌企业都希望得到政策支持。有的服装企业们抱怨大连政府把支持太多的给了从事重工业的大型企业,他们暗自伤神,说:“如果把这些政策支持给服装品牌企业,那么大连的服装产业该会有意想不到的发展!”不过温州籍的企业家———富伸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云光认为:越是不公平就越有机会,太多政府扶持会惯坏了成长中的本土服装品牌。并且他认为大连市政府为服装产业发展已经搭好了大戏台。很多大连的服装企业看不见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才短缺 几乎所有服装企业家们都说服装行业专业人才是短缺的。虽然大连的服装专业高等院校却并不少,人才的短缺却影响着大连服装品牌的成长与发展。不过,对于人才来讲,各家的评判标准却不同。比如说,桑扶兰品牌总经理房晓章说:“我们企业不用从事过有其他品牌内衣公司工作经验的人,因为我们有独特的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我们要的是一张白纸一样的人才胚子。”相对以市场营销见长的桑扶兰品牌,任平却有截然不同的要求,她说:“我们公司的何姓竞争力是设计研发,设计人才没有在相关品牌公司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我们很难启用。”
缝制水平 从前的大连是受日本缝制工艺影响的加工型产业城市。现在大连在良好的缝制水平基础上,为欧洲、美洲、日本、韩国做订单加工。其中面辅料的科学搭配和高效的流水线管理都成了缝制水平重要补充方面。富哥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宽仁谈起大连缝制水平的发展津津乐道:“给欧美品牌作加工与给日本品牌品牌做加工不同,他们要把服装做的有灵魂,有的时候做出来的衣服是皱巴的,他们要的就是这种休闲时尚的味道。”
品牌时代 业内专业媒体的资深人士预测:往后10年间是大连出高端成衣品牌的时代。所有以作外贸加工为主的规模型企业都在考虑关于如何打响自己本土品牌的策略。他们关注的不仅是外贸加工生意上生产效率的问题。而把注意力放在市场网络与终端建设上。创世、思凡、桑扶兰、任平已经吹响了大连品牌时代的号角。
科学用工 从亚瑟王品牌总经理曲禄生呼吁的“企业有压力也不能裁员”到大样集团李桂莲倡导的新生产革新运动,大连服装行业的科学用工一直走在全国服装行业的前端。科学用工不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稳定了地区的产业发展进程。如同大连大杨集团副总裁所说的:“没有科学用工的方法与创新思维怎么有一直领先全国的‘大连缝制’金字招牌。”
贸易主动权 从改革开放初期大连服装产业的“两头在外”模式到掌握自己的“贸易主动权”是漫长的历程。现在的大连大型贴牌加工企业发现在新的经济形势与全球一体化的变革中,只凭借加工优势不是永存之道,也许发展中的大连现阶段最关键的是要拿到贸易主动权。就像大连鑫港集团董事长王儒祥所说:“随着加工业的转移,未来也许大连服装商们会用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把工厂开到其他更广阔的地方去。”
设计研发 大连的市场辐地既有东北三省的内地市场,又有日韩等潜在的海外市场,设计研发方面是取各地之长的。很多企业在多年的生产加工基础上都体会到国际品牌的研发精华。富哥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宽仁说:“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找大连的加工厂作加工,因为我们一来有自己的品牌,二来见的太多,所以可以理解这些顶级品牌的研发需求,所以做出来的产品非常符合市场。”看来今后的大连在设计研发上也是有潜力可挖的。
产业定位 从全国的产业格局上来看,大连是中国高端产品出炉的产业阵地。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特色都不同。大连的男装是高品质,高品位的象征。郑永刚曾在大连服兵役,当年创“杉杉”就是受到大连服装产业的很多影响;而北京依文品牌的总经理夏华也是大连人。大连是中国男装高级成衣文化之源,在未来全国的服装产业发展进程里,大连如何再定位,大连富伸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云光说:“大连要把握高级男装成衣品牌定位的绝对优势,不能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