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5732万美元 浙商海外淘金找到“合脚的鞋”
开设境外企业780余家足迹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正成为越来越多浙江民营企业家创造财富的新舞台。
浙江省民企境外投资创业再掀高潮。该省中小企业局最近的统计显示,全省境外创业民企在去年销售额达120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1至7月销售额同比又增长了20%。截至目前,浙江省民企共开设境外企业780余家,设立各类营销网点2600多个,创业足迹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用“资本”要“资源”
作为赴非洲淘金的先行者之一,渐入佳境的贸易实绩让宁波兴隆车业有限公司不止一次尝到由此带来的效益和成就感。今年初被国家商务部获准到非洲刚果(金)设立矿业公司后,该公司在南非建立自己的转口贸易公司,并成功与当地大型欧美矿业公司就选矿业务进行合作,成为他们在中国的代理商。仅6月份,该公司从非洲进口钴矿和铜矿到
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400万美元。“当地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开发不久,很有潜力。垢霉司负责人对自己的先发之举颇为得意。
本地能源的缺乏、资金急需新的出口,越来越多的浙江资本瞄上各国丰富的矿产、森林等资源,淘宝路径也越走越远。到境外从事资源性开发成为浙江省民企境外投资创业的新动向。以往浙江民企境外创业以涉足汽车零部件制造、服装、皮鞋、建筑项目承包为多,但今年以来,浙江省一些有实力的民企开始转向投资森林、矿业开采等项目,特别是到资源富聚地投建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
据该省外经贸厅的最新统计,今年前7个月,浙江已累计在境外投资23个资源开发型项目,投资总额5732万美元。
“用适合自己脚的鞋走出去”
对于浙江民营企业淘金海外的成功,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的解释是:“浙江人只不过找到了适合自己脚的鞋,使浙江精神尽情挥洒。”
浙江民企境外投资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浙江外汇管理局的海外投资外汇管制的改革。2002年10月,中央政府开始在浙江试点企业向海外投资外汇管制的改革。浙江省获得2亿美元额度的外汇审批权,而无须向中央政府报批。企业可以购买外汇到境外投资,并且自己承担项目投资风险,外管局不再越位进行审核。企业惟一要遵守的是,经过外管局批准出境外的每一笔资金都必须在外管局进行备案。因为投资状况良好,2005年的境外投资审批额度将远远超过2亿美元。
但相比这个政策性优势,专家认为,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较国有企业而言,因为民营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沟恼铰允导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先天优势、产权优势、机制优势和成本优势。
而浙江的民营经济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更有着显著的特色。
第一,它的区域块状特色。浙江的民营经济已经形成了集聚发展、规模经营的群体优势。
有一项专项调查表面,浙江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519个,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涉及175个产业和23.7万个生产单位,其中总产值10亿至50亿元的区块118个,50亿至100亿元的区块26个,100亿元以上的区块3个。以民营经济为基础的块状经济是浙江今后“走出去沟闹匾依托和坚实基础。
第二,它的专业市场特色。早在两年前,浙江就有各类专业市场4193个,市场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数和单个市场成交额连续10年居全国第1位,形成了以辐射全国的大型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骨干、遍布城乡的各类市场为基础的市场网络,这就为建立国际专业化产业区、专业化市场奠定了基础。
壮大自己反哺家乡
阮小明,一个普通的台州商人,中国宝石集团董事长。10多年前,新创办的“宝石狗烊一还名不见经传,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缝制行业闯出一番天地?当时极富冒险精神的他独辟蹊径,瞄准了海外市场。在中国与拉美双边关系急剧升温之时,敏感的浙商敏锐地发觉了里面的商机:拥有丰富资源优势的拉美地区,又是一个投资的热土。
一份来自拉美的订单则直接坚定了他的想法。
跨出第一步后,便是艰难的市场跋涉,拉美国家一个接一个地跑。如今看着宝石缝纫机在13个拉美国家的销售撑起出口总量的1/3时;在拉美诸国,“宝石缝纫机钩闪诵矶喾闹企业不二的选择。
事实上,阮小明只是众多闯荡拉美市场浙商大军的一个典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商身影直接促进了拉美和浙江的贸易升温。尤其是从2004年起,浙江已成为中国对拉美贸易最大的省份之一。仅去年,就有20多家企业在南美洲有投资,总投资额达3000多万美元。
浙江民企出国淘金不忘反哺家乡。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由出国创业的民营企业牵线搭桥,已为该省引进了120多个投资项目。仅慈兴集团、慈溪合美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开办的经营实体,就为慈溪当地企业揽下了2亿美元的轴承、化纤、家用电器等订单,拉动了当地块状经济出口的强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