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服装,致力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 题:中国服装,致力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中新社记者 闫晓虹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观点,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依靠的是汗水而非灵感。从中国方面看,这种依靠汗水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更多地体现为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而获得发展。

      就中国服装产业而言,根据《二00四——二00五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二00四年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服装总产量一百一十八点三三亿件,全行业实际完成梭织服装产量一百五十亿件,为世界最大服装生产国。二00四年中国服装出口总额为六百一十六点一六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六九,为世界最大服装出口国。二00五年一季度,即使在后配额元年和欧美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中国服装出口额依然达到了一千一百五十亿元。

      中国服装大国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但大而不强却是不争之痛。一方面,在设计、流行趋势的发布等方面,西方潮流仍占主导力量,中国服装产业缺失话语权,从而导致了长期以来的“西风东渐”局面。品牌方面,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一批国际大牌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服装市场的高端,获取高额附加值,耐克比双星的球鞋成本只高几美分,价格却是双星的五倍,中国服装产业目前尚没有一个世界性知名品牌。另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每年创造的出口额非常可观,但多数企业却仍停留在替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的阶段,自有品牌几乎走不出去。即使具有出口能力的面料企业或服装品牌企业,价格也非常低廉,走低端路线。另外,虽然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而言,传统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国已经形成的配套产业链的优势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随着越南、印度等一些国家加工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在加工制造领域原本的比较优势也日渐受到威胁。

      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实现中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的转变,中国服装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就势在必行。这不只是国家的一个战略,也是服装产业的一个战略。“首先,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获得更大收益,这是根本的意义所在。其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市场升级的一个重要过程。”此间专家分析“中国创造”为何成为国家战略的这两点对于中国服装来说同样适用。因为,实现中国服装产业的升级、在国际服装产业格局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和话语权,这一直是中国服装产业奋斗的目标。

      另外,从全球来看,世界新格局已形成,中国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国家,即将成为东方强国,这是历史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服装企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理应抓住历史机遇再创辉煌。尽管目前对于服装行业来讲,面临着“制造”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中国服装业只有走创造之路,才能快速从“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跨越。

      业内率先对劳动密集型经营进行创新的报喜鸟集团,将联同中国服装协会、中国设计师协会于十月十八日在敦煌举办“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二00五敦煌‘天垂丽象’原创概念”发布会,这场大型发布会将强调东方文化神韵,分为“追风”、“鸣沙”、“玄煌”、“文章”和“精变”五个主题;并提出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发展战略,就是以中国本土文化为基石,融入现代时尚,不断创造流行引领时尚。此外,一场高规格的“中国创造”峰会论坛将在上海举行,它力图为中国服装的“中国创造”发展之路献计献策。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