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助推传统产业攀高端
- 神州六号飞船成功发射,让世界听到了一个声音---中国不单能制造打火机、自行车、皮鞋,更能制造高精尖的科技产品。自主创新让中国的制造业扬眉吐气,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自主创新将扮演重要角色。
日前,记者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办了解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将设立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该奖项从调动轻工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轻工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升轻工行业技术水平的目的出发,旨在贯彻《国家科学奖励条例》,奖励在我国轻工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研成果推广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该奖项的设立,正是我国未来几年经济发展规划的体现。刚刚闭幕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着重强调振兴科技、自主创新,特别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见,振兴科技、自主创新将在制造业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据介绍,近年来在轻工行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已有所增强,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等行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高科技设备,进行消化吸收,从而逐渐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以家电行业为例,海尔、美的、格力、新飞、春兰等电器公司都是通过引进技术、关键设备或成套装备而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取得重大发展。
在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经验,形成初步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轻工行业中的一些龙头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其中不乏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据统计,轻工行业中有近40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而这些企业中科技人员的比例占10%-25%,每年科技投入占年销售额的2%-4%,科技创新贡献率约在40%-60%。
由于行业对自主创新研发的大力投入,目前已有大量自主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产中。据记者了解,轻工业自主开发的发酵法甘油生产等十余项独创性技术,已经在生产中推广。同时,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无菌包装技术、保鲜技术、微胶囊技术、挤压技术等高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食品生产。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也在轻工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污染环境较严重的皮革工业,各种减少铬产生的鞣制方法应运而生,并且开发出许多减少铬排放的助鞣剂。在轻工机电产品中,电镀、喷漆对环境的污染最大,从而使用其他合金、喷塑、蘸塑、包塑、氧化、电泳、粉末喷涂、钢塑件等取代原电镀件的无需电镀、油漆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出现;其他如采用水溶性涂料取代溶剂型涂料、洗涤剂无磷化、电池无汞化、塑料降解技术等,这些新技术也都在近年得到了长足发展。
正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增强了轻工行业的竞争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大了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今年1-4月,缝制机械行业市场销售方面从产品结构看,普通传统缝纫机销售下降,而光机电一体化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智能缝纫机和特种缝纫机的产量、销量逐年增加。由于产品附加值增加,使得在总产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产值仍有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出口总量虽有所下降,而创汇额却增长34%。
轻工行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众所周知,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为他人做嫁衣。这只能使我们的企业赚取低额的利润,更遏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祥荣告诉记者,尽管我国出口保持较高的增速,给生产企业带来稳定的收入,但是,目前以一般出口模式为主的贸易形式,品牌和技术都不是自己的,工艺简单的加工,无疑遏制了企业的创造力和开拓能力。自主创新的缺乏,直接导致我国出口贸易争端频繁出现,屡受技术壁垒的困扰,并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我国制造业因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正面临愈加严重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自主创新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设立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并分为技术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两大奖项。评奖范围限于轻工行业,主要包括制浆造纸、食品(发酵、酶制剂、酿酒、糖业、盐业、饮料、罐头、乳制品、焙烤等)、皮革、家用电器、塑料制品、日用化工(洗涤用品、化妆用品、电池、牙膏等)、制笔、照明电器、日用机械(自行车、缝制机械、钟表等)、轻工机械、衡器、五金、陶瓷、玻璃、搪瓷、家具、眼镜、羽绒制品、珠宝首饰、礼品等44类轻工产品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