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品牌战略 童装探路打造横向产业链
- 宗庆后的品牌战略,也打破了一般的规律性认识。先纵后横,纵横交叉,使得品牌的内涵和外延都极具活力。
宗庆后创业之初就面临这样一个品牌和产品选择:一种以儿童用品为圆心,包括吃穿用等不同产品为不同半径,形成一条横的产业链;另外就是以起家的饮料食品为圆心,包括各年龄段的各种饮料食品为不同半径,确立一条纵的产业链。
“娃哈哈”要做童装的消息一发布,立即引来全国8000多人报名,希望成为“娃哈哈”童装经销商,经严格筛选,最后产生了2000多位首批加盟商。2002年6月举行了首次订货会,前来的加盟商都已经事先交了20万到50万元保证金。娃哈哈集团童装未卖一件,数亿元保证金已入囊中。这就是十多年积累的品牌势能一朝释放产生的巨大市场效应。
“娃哈哈”是一块金字招牌,可宗庆后头脑冷静。他对品牌有着近乎偏执的理解,他认为很多品牌资产评估都是不科学的,不要太夸大所谓的品牌无形资产,其实这是个健忘时代,不能一厢情愿地去想象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一个品牌倒下去很容易!对宗庆后来说,难的是把持,是拒绝诱惑的功夫。有多少人怂恿他去做热门而赚钱轻松容易的行当,只要宗一点头,投资立马滚滚而来。宗总是拒绝,他说,我能力做不到的事情坚决不做,人家赚大钱,我也不眼红。为什么?因为别人无非就是看中我的牌子和管理,而宗对千辛万苦创出来的品牌“惜牌如命”。
在“娃哈哈”上童装之前,宗庆后就是严格按照纵向的产业链延伸产品,曲不离“口”,绝不跨出饮料食品行业半步。
在创业的第十五个年头,这个规矩终于被打破。“娃哈哈”是以生产儿童保健食品起家,多年来一直与广大少年儿童有不解之缘,进军童装不仅可以发挥品牌优势,也可实现娃哈哈为儿童健康事业多做贡献的夙愿。
更重要的是市场,我国0—14岁的人口为2.87亿,而2001年我国童装产量仅6亿多件,平均每个孩子每年不足3件。目前,国内童装业尚未形成真正的“霸主”,销售额前10位的童装品牌中,排在第一位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仅6%多,最后一位为23%,彼此间差距很小。也就是说,这是国内消费品市场中仅存的一块仍然处于群雄割据、霸主缺席的潜在大市场,“娃哈哈”一统江湖,机会多多。像这次征集加盟商,就是看实力和管理,采用的是“零加盟费”的形式(保证金相当于押金,可以退还)。宗庆后选择童装,小心翼翼地跨出了多元化的第一步。“娃哈哈”童装的目标,一出手就是年销售额10个亿,未来3—5年内成为国内童装行业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