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娃哈哈品牌童装上演“跑路新娘”

           娃哈哈广而告之的,与香港达利国际集团(0608.hk)的童装合作“吹”了。

     

      其实,在今年6月26日的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秋季订货会上,娃哈哈已露“逃婚”迹象。

      当时,和众多到会的娃哈哈高层相反,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香港达利国际集团(0608.hk),现身会场的只有寥寥三人,且职务都不高。而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杜建英在宣布娃哈哈童装发展思路时,也没有提到达利的只言片语:娃哈哈童装将专注于大众化品牌道路,以输出品牌的OEM方式,选择童装生产商和面料生产商,在设计方面,娃哈哈将全权委托上海华东大学服装学院施海盐教授等人设计,销售则借助于娃哈哈品牌下的两千家专卖店。

      这场景,和5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七彩童年”娃哈哈健康童装首次发布会现场反差鲜明——达利国际集团主席林富华洋溢致辞:“结合娃哈哈强大的市场销售专家和其庞大的销售网络,配合达利国际在生产管理、质量、成本及产品设计优势,相信与娃哈哈的合作必能有助达利打入内地市场,达利也深信内地市场将为集团带来庞大商机……”

      6月27日,达利在香港发布的《达利国际有限公司2002年度中期业绩报告》,却有这样一段话:“刚成立的娃哈哈童装合资公司,集团与中方伙伴出现公司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现正寻求双方可接受之解决方案。”

      7月底,记者从娃哈哈处得到的确切消息是,娃哈哈与达利双方就合作能否继续的协商已经结束,娃哈哈的董事会就此也已讨论完毕———也许娃哈哈和达利还可在其他领域有所默契,但就现在的童装,再合作的可能性为零。

      8月2日,达利国际向记者证实了双方分手的消息。

      这样,一次备受业内瞩目的合资不到3个月就夭折了。

      “尽管双方刚接触时感觉很有缘分,但是这样的缘分却很短暂。”有知情人士称,自实质的合作一开始,达利与娃哈哈在经营理念与价值取向上就存在分歧。

      设计的档次、标准,甚至连找的设计师都难以统一意见。该知情人士说,合作开始后,娃哈哈就发现,主动找上门的合作伙伴达利,在童装的市场定位上与自己相去太远了。达利是很专业的丝质服饰生产商,但是对于童装的设计、生产、销售,达利却显生疏。

      达利倡导的是一种“高档、时尚、气派”高价格路线,但从事食品业多年的娃哈哈,却一直主张主攻中低档,以量取胜,因此,合作双方就原料采购、专卖店定位、款式设计等问题始终站不到一起。

      8月底第一批专卖店的开张已迫在眉睫,但是,达利提供的数次设计“打板”均未得到通过,娃哈哈人士介绍说。

      6月,娃哈哈方主动提出与达利解除合约,达利则觉得需再次协商。7月底,谈判后的达利发现娃哈哈分手之心已绝,也不得不为之放弃。

      所有这样的解释,达利也悉数认同,并称,“林总也认为双方对童装的发展方向难以统一。”达利的资本将撤离合资公司,娃哈哈人士透露,但是由于娃哈哈上下全力应对8月底首批专卖店开张,撤资事宜将延后处理。

      娃哈哈需要什么?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童装市场,派克兰帝、史努比等外资品牌童装稳居高端并占有20%的市场份额,而“一休”等国内品牌据守中、高端市场的35%市场,余下45%的市场为无品牌童装以及昙花一现的品牌占据。娃哈哈定位是:销售档次略高于目前位居国内品牌第一的“一休”,但价格却和“一休”持平。

      有别于国外童装市场,在中国,单个童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没有谁能够超过10%,且每年每家的市场占有率都大起大落。原因在于“仿冒成风”,一款品牌童装新款上市后两周,必然会有大量的低价无牌却同款同料的童装充斥于市。因此,新童装产品的黄金销售期非常之短,并且很有可能恰恰因为款式时髦而滞销。

      娃哈哈其实也明白,童装业空间大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巨头产生,是因为“木太深”:任何风光无限的品牌,贸然进入中国市场都有可能被吞噬,这也是一童装界资深人士的肺腑之言。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