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欧服装惊现“隐形杀手”
- 该批“问题服装”内含致癌染料,系市外供应商提供的面料不合格所致,目前已被禁止出口。
近日,中山检验检疫局在对东升镇某服装公司生产的一款出口德国的女装进行偶氮染料含量检测时,发现该批服装含有纺织品禁止使用的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其染料中的联苯胺浓度达37mg/kg,超出欧盟有关指令的限定值30mg/kg。据悉,这也是该局首次检出含有致癌芳香胺的服装。目前,该批服装已被该局禁止出口。
对此,中山检验检疫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批服装质量不符合欧盟有关指令要求,一旦进口国发现产品含有禁止使用的致癌芳香胺,不仅买卖无法成交,所有货物还须就地销毁,进口国海关还会将供货企业列入“黑名单”,对该企业出口的产品实施严密监管。
服装出口企业在产品出口前应按有关要求做好安全、健康、环保等项目的检测,以确保产品出口顺畅。
据了解,致癌芳香胺远比甲醛厉害,而且从纺织品外观无法分辨,只有通过技术检验才能发现。服装等纺织品在使用了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后,在与人体的接触过程中,染料中的有害成分将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然后与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物质混合起来,发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其毒性要强过食品染料“苏丹红”。
2003年9月11日,欧盟针对进口纺织品偶氮染料禁令正式生效,规定联苯胺等22种芳香胺的浓度超过30mg/kg的偶氮染料,不得用于可能与人体皮肤或口腔长期直接接触的纺织品或皮革制品中。而今年1月1日,我国也正式出台了纺织品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首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形式明确提出纺织品安全生态环保要求,将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列入监控范围,禁止纺织品中使用这些染料。
据了解,此次被检测出服装中含有致癌芳香胺的企业,是我市东升镇有名的服装出口大户,产品主销欧盟。“犯规”原因在于市外供应商提供的面料不合格所致——由于该公司所选择的供应商自身不具备纺织印染布的生产能力,该供应商作为中间商再到其他贸易行寻求面料,结果导致了最终产品不合格。
为此,中山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再次提醒相关企业,加强产品原辅材料的检测和控制,把好产品质量首道关:优先考虑拥有自主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良好、质量管理较佳、信誉度优良的供应商;在签订采购合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按照《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项目进行检测的原材料检测报告等资料;企业在产品投产前按进口国家要求做好安全、健康、环保、反欺诈等项目的检测,使最终产品满足进口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出口顺畅。
不过,这位人士也同时指出,每年中山检验检疫局受理报检的服装批次以数万计,譬如,今年1-10月法定检验就达3万多批,在这么多批次的服装出口中,仅今年才首次发现一例不达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山纺织服装在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重要质量问题上,控制措施和效果都较好。(向才志 通讯员 林丽珠 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