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宁波制衣品牌路艰 做世界西装文化输出不容忽视

       宁波制衣大佬的决战时刻

      为了避开贸易壁垒,不少纺织品企业在海外设厂上做文章

      “今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宁波纺织服装企业要吸取教训,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纺织品出口形势。”

      宁波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俞丹桦,这位做外贸出身的官员,对宁波纺织品外贸今年面临的遭遇感受很深。但是面对《瞭望东方周刊》的提问,却显得低调。

      宁波是近代服装的发源地,这里曾因“红帮裁缝”而声名远扬,这个曾经诞生中国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套西服的地方,如今是拥有中国最著名服装品牌最多的城市,中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出口最多的纺织服装产品城市之一。

      今年宁波全市纺织服装出口将达到60多亿美元,占全国纺织服装出口的15%左右。可以说,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情况如何,宁波是个晴雨表。

      阵痛难免

      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世界纺织品大门向中国短暂开放,又迅速半开半掩,宁波服装业人士的感受是酸甜苦辣咸,回味深刻。

      《瞭望东方周刊》前往浙江采访时,浙江省外贸厅提供的一份调研数据表明,2005年4月份,浙江全省生产出口美国“受限”的七大类纺织品的企业有952家,比2004年的数据增加了近100家,占了整个出口企业的18%,其中宁波受损最严重。

      中国服装协会理事、宁波市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国强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这是一个过渡期。取消配额,享受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好处,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现在都在补课,要熟悉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游戏规则。在补课的时候,企业就要经历一场阵痛。”

      雅戈尔集团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如刚对《瞭望东方周刊》称,“特保使我们减少了约1000万人民币的利润。但是雅戈尔总的还是内销多,外贸少,所以冲击不是很大。”

      李如刚坦言,今年1-4月份,公司外贸出口额很大,甚至影响了公司的内销。到现在通过报表来看,今年外贸的净利润仍然比往年增加了3000万元。

      据宁波市外经贸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在欧美设限的背景下,今年1-9月份,宁波纺织服装出口仍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01%。

      宁波业内人士分析,从2005年初的出口配额完全取消,到5月份部分产品的设限,很多多元化发展,服装产业链齐全,出口国多元的企业,并没有因此伤筋动骨。而对于那些纯粹做服装最低端加工制造的小企业,单纯出口欧美的企业,影响才是最大的。

      “单纯加工制造企业,投入比较大,掉头很难。如果说,外贸出口的单少了,日子就比较难过。外贸型企业,投入低一些,风险就没那么大。”宁波鸿美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贸部门负责人张邢丰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记者还从业内人士口中获知,有些宁波服装企业,以前单纯做欧美市场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感觉外贸环境不好,已经决定放弃服装,进军其他行业。

      “这次设限,对大企业来说反而是好事。小企业通过这次设限,可能淘汰掉,整个服装行业出口秩序会更加规范。”宁波服装协会副秘书长张晓峰说。

      硝烟隐隐

      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段杰民对2005年特保的感触有些特别。段的另一个身份是宁波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