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业将打破传统格局 建时装之都
- 世界服装之窗2007年建成 时尚中心成为城市新名片
在不久前落幕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获悉,2006年初,香江国际集团将在北京朝阳区长营乡投资35亿,兴建一座汇聚世界顶级服装品牌的“世界服装之窗”,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完成。届时,世界每一个顶级品牌将占据一栋楼,时尚界人士足不出城就可以随时了解世界服装流行元素的发展趋势。
这标志着北京将改变以往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各品牌研发、展示、发布将成为北京今后发展方向。奥运会前,北京不但是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还将成为新的世界时尚中心。这是继巴黎、米兰之后,又一国际机构公认的现代时尚城市。
此前,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共同发布了《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受这一利好消息影响,今年来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房地产、投资、演艺明人非常多,他们或签约代言品牌、或作为嘉宾出席、或主持秀事,有些甚至直接参加相关的演出。明星的参与自然身价不菲,但也的确为出资的品牌吸引了更多的镜头关注。
服装工业将借时装周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孙怀彬介绍,每年一届的国际时装周反映了服装业未来的趋势和消费者对流行元素的需求,也成为传达设计师理念和市场交流的良好平台。
孙怀彬认为,今年的时装周吸引了一些地产、投资行业的知名人士,预示这工业与时尚将在今后有更多的结合点,突出了北京服装以及其他行业将改变以往独立发展的格局。比如,近几年的房地产商在宣传中强调时尚,突出了新的工作生活品位,而服装也要在工业领域找到新的市场,每年的国际时装周不管对设计产业还是房地产等重工业都是一个亮点。
政府和行业协会将在今后几年时间里,加大扶持力度,奥运会这一巨大的人潮对于中国本土的服装品牌同样有着巨大的需求,北京正可以利用奥运之城的机遇打造世界时尚之都。为能彻底改变北京服装产业以生产加工为主的格局,在市中心形成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贸易,北京东部的平谷密云等地将建设六大服装产业基地,并对北京市的服装商业格局进行优化,建设顶级时尚品牌街。
据了解,北京建设世界时装之都,受益的不仅仅是服装产业及商业零售业,会展、旅游等相关行业也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推动力。
CEPA概念将由炒作到实施
《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的公布,吸引了各服装品牌的老板。过去港、澳设计师出入时装周,主要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品牌秀或与行业专家一起观摩交流,他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秀上。今年由于CEPA的实施,港澳地区设计师的注意力也开始从单纯的看秀作秀,变为CEPA商机的寻觅。
由于零关税的实施,内地企业打造港澳制造的新品牌的成本锐减。现在内地企业在澳门打造一个成功的男装品牌并输回内地市场,大约需要1000万元,这种品牌升级行动在理想状态下可以使产品增值50%左右,这一成本和增值幅度比香港略低或接近持平。
专家指出,CEPA实施后内地的服务衔接和CEPA的宣传推广都还有所欠缺。内地百货业虽然对零关税的港澳产品一片欢呼,但更多的似乎是在炒作概念,具体的执行环节启动很慢,而且提供的卖场和店面选择空间不大。如果以街边店或单品店的形式建立销售终端,又不知道应该与内地的哪个部门沟通。在时装周同步举办的香港时尚汇展上,香港贸发局可以提供贸易伙伴的配对服务,相比之下,澳门在推广方面应加紧步伐。来自港、澳地区的服装品牌负责人希望CEPA实施后能在奥运会之前将品牌引进内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