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勇敢一点?
- 苏商,作为一个企业家群体,经过千百年吴韵汉风的文化沉淀和洗礼,棱角已逐渐分明:崇尚实业、埋头苦干、诚信经营、精细作业。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商帮中最具特色的群体之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苏商曾引以为自豪的务实作风在经营中受到无形的束缚。他们过于求稳,过分注重在旧的发展平台上逐步延伸,这些相比于同期的浙商,似乎有点固步自封了。于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们提出:创新是提升苏商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不错,创新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但是,在苏商加快创新步伐前必须先成为一名勇士。
江苏新经营战略研究院曾做过这样的一次问卷调查,有58%的人认为苏商缺乏合作精神;有55%的人认为苏商小富即安;有47%的人认为苏商缺乏创新精神,观念太传统。“缺乏合作精神”、“小富即安”、“缺乏创新精神”都引证了苏商是胆小、不善群居的猫科动物的说法。为什么不勇敢一点呢?企业的领先之道在于超越机遇。依靠机遇,只能获得暂时的生存空间;超越机遇,方能占据领先地位。别“温水煮青蛙”,等意识到有灭顶之灾时已经晚了。或许,很多人也会对浙商的发展模式是否健康提出质疑,但他们的崛起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没有勇敢的尝试,就没有今天辉煌的成就。试想,一个连勇气都没有的企业家,拿什么去创新?
苏商发展速度与浙商、粤商相比,作为江苏民营经济的代表起步虽然晚,但有后发优势。“初生牛犊不怕虎”,苏商完全可以勇敢地利用江苏文化、教育的优势,用高新技术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商业竞争已超越了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发展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企业集群性的竞争。规模、网络化使得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资源不足与风险过大、过于集中的问题。以合作寻求资源整合互补,以合作寻求规模与速度,以合作寻求降低风险。在这方面,浙商群起而动,抱成团、集成块,使得他们的竞争力空前提高。相比之下,苏商更多的是单兵作战,相互之间的合作甚少,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农”经济心理是难以应对现代商业竞争的。突破落后、保守的思想意识也同样需要我们的苏商放开过于保护自我的心态,勇敢地伸出合作之手。
创新是提升苏商竞争力、锻造苏商影响力的唯一途径。因此,苏商必须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快创新步伐,从思维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技术创新到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苏商们还要以国际化推进资源配置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勇敢走出去,通过品牌延伸、资本渗透、跨国发展、海外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实现国际化经营;要以突出主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主业上做大做强,使强者更强,核心业务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主动力,占领市场发展的制高点;要以信息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用网络来组织整合产业链,一方面通过网络更快速、准确、即时地与客户沟通,另一方面以网络为纽带从事虚拟经营,及时把握市场动向,赢得更大商机;要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新型文化,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彰显人文关怀,带动整个企业的飞跃,真正让苏商精神发扬光大、永续发展。
真正的勇士走过的每一条路上都有两排深深的足痕,或湍急,或颠簸,却从不犹豫。有一天他们或许双鬓风雪,或许伤痕累累,或许还会轰然倒地,却从来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只要想走路,便不会无路可走。勤劳的苏商们,不妨做一个勇士吧,在失败中暗喜,在掌声中沉思,但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也许走过的路并不直,但毕竟是往前的。不过,也得提个醒,胆大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盲目地做大。只有先健康地活着,然后才是精彩地发展。所以在谋划未来发展前,企业家必须调整心态、科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