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里藏“李鬼”
- 今年大连的冬天格外寒冷,随着一拨又一拨的寒流袭来,原本在大连冬季服装市场上并不占主导地位的羽绒服装悄悄地走俏起来。日前,记者对大连市场上的多个羽绒服卖场进行了调查。
价格差:从几十元到上千元
记者来到位于大连市中心商业区青泥洼桥的某著名商场的女装商场,看到这里几乎所有品牌的服装都推出了羽绒服饰,长款、短款、马夹、裙装应有尽有,但是价位普遍偏高。长款羽绒大衣的标价普遍在六七百元左右,一些知名品牌甚至推出了超过千元的“本季新款”。但记者也发现,这里的消费者是“看的多,买的少”。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大连市火车站北广场的某著名服装批发市场内,发现这里的人流明显增多,而且羽绒服饰的价格也下降很多,标价多在100元到200元之间,降价之后,消费者仅需7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如果是批发的话,价格还可以再低。为什么这里的羽绒服会这么便宜呢?
探究竟:内胆“五花八门”
近日,一位大连市民来电反映说,自己在一服装批发市场购买了一件标价为80元的羽绒服,穿了一周后,开始有毛往外钻,后来还有线头、棉絮等其他填充材料跑出来,他的贴身毛衣上全是碎羽毛,怎么也弄不干净。一气之下,他将羽绒服拆开,发现里面的“羽绒”有鸭毛、鸡毛、棉絮、线头等等。
记者依照该市民的指引来到了这家商铺。在“吐血狂甩”的标语下标明“长款80,短款60”,众多消费者正在争相挑选。记者发现,这家店里经销的羽绒服没有标明厂商厂址,标牌上印的全部是“外文”。记者努力辨认了一下,发现标牌上印的既不是中文的汉语拼音,也不是符合英语拼读规则的任何单词。
记者就衣物是不是羽绒制品向老板娘提出了质疑,对方很不耐烦地回答:“当然是了,假一赔十。不相信不买都可以,这些都是外贸货,是要卖到国外去的,留几件卖给自己人,捡了便宜还不知道?”
据一位服装批发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批发服装的生意人只看重价格和样式,只要成本低、款式新,转手能卖上价钱,他们就会进货,根本不管羽绒服的内胆里究竟填充的是什么东西。
看门道:优劣取决于“含绒量”
记者就何谓“羽绒服”采访了大连市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据其介绍,羽绒服的“羽绒”特指鸭绒、鹅绒,用作羽绒服填充料的有羽绒和羽毛两种,一般来说,羽绒的保暖性要更好,因此,羽绒服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含绒量”,含绒量在90%以上的属于优质羽绒服。
此外,在羽绒服的制造工艺上国家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如羽绒的混浊度、蓬松度等等,用作服装填充料的羽绒必须经过高温处理,应该没有异味。而一些劣质的所谓“羽绒服”中间填充的并非羽绒,而是一些打碎了的大片鸭毛。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已经不属于“羽绒服”了。
同时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表示,消费者购买羽绒服饰不要光图便宜,要注重看其含绒量,这是其保暖性的根本。如果一味追求便宜,可能会遭遇“黑心内胆”的服装,其中包含未经消毒处理的鸭毛、鹅毛,同时会伴有异味,穿这样的服装极容易传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