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衣”雾重重迷人眼

       “衣食住行”,“衣”字当头。临近元旦和春节,服装的销售旺季也随之到来。

      “明明说300元是最低价,可第二天商家就又改口说280元是最低价了!”

      “商标说是‘名牌产品’,可才穿不久衣服就裂开口子了。”

      ……连日来,本报记者热线不断接到读者投诉,反映在服装消费方面碰到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标为“国际名牌”的服装,只卖几百元甚至几十元;一些“名牌服饰特卖”、“外贸服饰特卖”商店里的假冒服装不在少数;而一些服装展销会看起来更像是“地摊大杂烩”。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虚高价格后的打折属于价格欺诈行为,而仿冒、假冒名牌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消费者应提高警惕,注意辨别。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本期执行:宝阳培煌晓东纯烽文/图

      假货浑水摸鱼冒牌混淆市场标明是“名牌”服装,可买回来后却发现衣服缩水;说是出口国外的外贸特卖服装,可穿了不久就发现衣服掉色了……记者调查发现,如此打着“名牌”招牌销售假冒商品的情况还不少见。

      假:浑水摸鱼真店卖假货

      昨日记者在市区中山路看到,不少商家不约而同地销售上海某服装公司生产的同一批女式线衣,包括一些比较高档的服装店也打着“打折”的旗号在销售。

      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女装专卖店内,记者留意到,这些线衣的品牌、生产商都与该店专卖品牌不同。记者多次向店员求证这些线衣是否为该店专卖产品,店员不耐烦地表示:“这些是代销商品,我们自己的产品打完折都没有这么便宜!”

      记者辗转联系到某品牌服装在泉专卖店的负责人陈先生。据介绍,一些专卖店经常低价从一些“专业”仿冒名牌的小加工厂进货,贴上自己专营的品牌,打折降价促销。因为专卖店已取得授权,消费者一般不会起疑心。

      冒:一字之差冒牌成名牌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中山路、东街、田安路等看到,不少“名牌服饰特卖店”、“外贸品牌服饰特卖场”的商店各类“名牌”是应有尽有,且价格极低。

      在中山中路一家“名牌服饰特卖店”,记者发现一套“华伦天努”西服,裤子的款式、商标与“华伦天奴”非常相似,但“华伦天奴”中的“奴”成了“努”,英文商标为中文拼音,商标标识也不同。

      据了解,真正的“华伦天奴”从意大利进口,男衬衫一般每件售价在800-1300元,西装售价不低于5000元,而该店却只售589元!记者提出疑问:“‘华伦天奴’售价很高,你们怎么卖得这么便宜?”老板表示,他们直接从厂家进货,店租也便宜,价格也就比较低了。当记者想看厂家的授权销售证书时,老板表示“没什么好看的”。

      记者发现所谓的名牌服饰特卖的衣服都是在“傍名牌”,但细看之下有的衣服英文商标蹩脚,不是少几个字母就是顺序乱了,有些则干脆直接用中文拼音。

      伪:贴张标签内销“转”外销

      在市区中山中路一家“外贸服饰特卖店”,记者看到一件本地某名牌女外套衣领上的英文商标醒目,但衣服做工粗糙,“合格证”上品名、执行标准、成分等成品出厂时必须填写的事项都是空白。

      随后,记者来到不远处的该品牌专卖店。专卖店负责人说,厂家根本没有生产过记者所见到的外套。另外,该品牌的商标规范,除了英文标识外,还有英文洗涤提醒等。该负责人一再强调,中山路除了他们获得授权销售外,别无他店。

      记者从几家服饰外贸公司了解到,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外贸服饰”都是假的,外贸公司一般只有少量库存,不可能长期倾销,就算是转内销,出口产品尺码也较大。据介绍,市场上那些“外贸服饰”一般是从服装批发市场进货,然后商家根据自己的销售情况,贴上其他名牌的商标标签,再按照自己的“创意”贴到服装上。

      劣:几元一件来路令人疑

      一辆小货车停靠在市区通港路某鞋厂旁,货车后备厢上摆满了各色男女服装,有数百件之多,价格极其低廉,每件单价大多在几十元左右,甚至还不到10元。附近工厂的不少工人都在驻足挑选。

      记者发现,市区一些外来人口聚集的地方如公园旁、工业区周边等,这样的流动服装销售摊点的生意都很不错。在市区北峰工业区的夜市服装摊点上,记者看到,这些服装的衣角等细微处都有折痕、曲角,不少服装看起来都有穿过的痕迹。

      部门:假冒仿冒名牌侵权

      据了解,今年10月份至今,全市就有50多起关于服装质量的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破裂、褪色、变形等方面。

      市工商局商标科相关人士介绍,仿冒、假冒名牌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按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将被处以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罚款,经营额无法计算的,将被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工商执法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已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巡查。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想购买名牌,最好到有资质的商店购买,不要轻信低价的“名牌”,购买时可要求商家提供相关销售凭证,并记得索取票据。如发现有商家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可向工商部门举报。价格

      “跳楼价”不跳楼“出血价”不出血“跳楼价”、“出血大甩卖”……“两节”临近,一些服装商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手段,用夺目的字眼吸引消费者。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数十家服装店却发现,这些让人心动的字眼背后,藏有不少猫腻。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