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超级防弹纤维中国可生产 新型防弹衣性能超群

        今天的防弹头盔和防弹衣至少可以抵挡军用大威力手枪以及冲锋枪钢芯弹的攻击,稍好一点的可以抵御突击步枪钢芯弹的攻击。研发新一代枪弹、枪械以对付未来的人体装甲已不可避免。

        金庸武侠小说中,黄蓉、韦小宝和小龙女等人都有过刀枪不入的背心或者手套,它们都是世所罕见的宝物。

        但今天,他们这些宝贝衣服和手套已经一点也不稀罕——用于防弹的人体保护服一般都能抵挡刀具的劈砍、穿刺、切割。即便是单层的凯夫拉布,家用利刀既切割不开,也砍不破,普通的利剪也无法将其剪断。利用这个特性,将凯夫拉布制成手套,戴上它可以抓碎玻璃,也可以抓对手的刀刃,而自己的手丝毫不会受伤。

        防弹背心、防弹衣、防弹头盔和防地雷靴等防护装备,如今被专业人士统称为人体装甲。多年前,在美国就出现了犯罪分子穿戴重型人体装甲与警察对抗的恶性案件。当时警察的手枪和冲锋枪都不能击穿犯罪分子的重型人体装甲,警察不得不从附近借来大威力步枪,才最终制服了犯罪分子。这是警察枪械近百年来首次失效,其影响极为深远,给国际警界以巨大冲击。

        从盔甲到尼龙防弹衣

        其实,人体装甲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中国数千年前就开始使用各种盔甲防护人体,其中用许多层坚固的丝绸缝制的软质盔甲,与现代软质防弹衣的原理几乎完全一致。不过蚕丝的抗拉强度远低于今天的超级纤维,丝绸缝制的软质盔甲只能防御能量比枪弹小得多的箭簇。近代以来,随着大威力枪弹的普遍使用,老式盔甲基本退出战场。

        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就大量使用过钢板盾牌,但效果不明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开始普遍装备钢盔,这可以减少5%的伤亡。

        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军队都配备有钢盔,当时中国军队从德国原装进口的数十万“德国佬”钢盔迄今仍是世界上最精良的钢盔。日军还把抢来的土布(比“洋布”强度高)裹在身上许多层,抵挡刺刀、大刀和长矛的杀伤,有一定效果;部分日军还配有钢制防弹背心。

        二战中,苏军也少量配备过钢制防弹背心,美军则曾给轰炸机乘员装备过尼龙防弹衣。当时最坚固的纤维就是尼龙,美军把许多层尼龙布叠起来就制成尼龙防弹衣,它可以减少高炮弹片对轰炸机乘员的杀伤。

        朝鲜战争中,美军除了装备这种尼龙防弹衣之外,还装备了一种用硬铝板加强的防弹衣。这两种防弹衣削弱了炮弹、手榴弹破片的杀伤效果,是美军伤亡较少的原因之一;同时用硬铝板加强的防弹衣可以抵挡刺刀的杀伤,但当时刺刀战已不普遍,所以这没有引起太大注意。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