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有望达一千三百亿元
- 对中国的纺织业来说,2005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行业经受了贸易摩擦、政策调整、汇率机制调整等一系列考验。纺织行业把握住了机遇,实现了质的飞跃,全年出口额预计突破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是何种因素支撑了行业外贸的快速增长?本文从2005年度的出口预测数据做一些量化的分析。
1.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外贸格局的优化
纺织外贸企业的格局基本与我国整体产业的布局相适应,也形成了以大型出口企业为行业领头羊、以出口大县(市)为主力军的基本格局。
据统计,出口额列前200位企业的出口额占比达到25%以上;出口额列前50位的县(市)出口额占比达到75%;外贸企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区域的竞争优势,对外贸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江、浙、沪、鲁、粤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达到78%左右,对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约达81%
江、浙、沪、鲁、粤继续发挥强劲的增长势头,2005年预计实现纺织出口90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达到78%左右;其净增加的出口额达到157.52亿美元,约占2005年出口增加额的81%,即对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约达81%。
从各地区看,浙江地区对全国纺织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近25%,山东、上海则增长后劲不足。
3.民营企业年均出口增幅达到121%外贸体制改革,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使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出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十五"期间,民营企业年均出口增幅达到121%。近几年,我国纺织外贸的快速增长中,民营企业的贡献率达到一半以上,仅从这一点来说,我国外贸经营体制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4.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品出口以年均27.18%的增幅快速增长,出口比重从2001年占纺织服装的31.42%提高到2005年的37.48%,在出口额大幅增长的同时,纺织品的出口比重提高了6.06个百分点,净增加额达到270.59亿美元,占"十五"期间纺织服装出口增加额的42.36%,也就是说37.48%的出口比重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以上,这进一步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