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业追求三大创新

           “十五”期间中国纺织行业有这样一组喜人的数字:

     

      纤维加工总量从2000年的1360万吨增长到2005年约2600万吨,增长91%,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5%左右。中国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纺织制造业体系;

      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2000年的19400户增加到2005年的34973户,资产总额增长61%;

      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从530.44亿美元预期增长到1180亿美元,增长了122.6%。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从2000年的14.6%上升到2004年的22%。

      面对这些令人惊喜的数字,人们不禁会问,是什么使中国纺织业有如此长足的发展?答案是,自主创新。

      自主科技创新让中国纺织行业跨越了一大步。“十五”期间自主创新对纺织行业发展贡献最大的项目要数聚酯、抽丝技术了。年产20万吨成套聚酯技术每万吨投资额仅是“八五”、“九五”期间的1/15~1/10,建设成本下降了95%左右;自主研发的涤纶直纺长丝技术每万吨投资仅是过去的1/15~1/12;自主研发的涤纶短纤技术每万吨投资仅是过去的1/10~1/8;建成的1472万吨聚酯生产能力85%是使用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这些自主技术奠定了“十五”期间化纤行业大发展的基础。“十五”期间建设化纤能力1127万吨,60%以上采用自主研发技术,节约2188亿元的投资,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45亿元。

      另外,我国自主开发的大豆蛋白纤维、竹浆纤维、蛹蛋白黏胶长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DTT)纤维等新型纤维在实现产业化方面有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成功家蚕基因图谱,并着手进行真丝改性,利用生物技术开发黄麻纤维、大麻纤维、竹纤维等,加快了中国纺织国际化进程。

      自主创新使中国纺织行业质量效益得到最快速的提升。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劳动生产率从人均3万元增加到5.1万元。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2005年增长了31.15%;资产负债率从65.49%下降到61.08%;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从2000年1.86次提高到今年的2.45次。资本增值率从2000年的11.61%上升到去年11月的14.86%;产成品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重从18.32%下降到17%。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