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从“缝速”不断升级谈起

          随着被服、装具等业对缝纫设备品质、效率、功能高新要求的与日俱增,其上游企业――缝纫机械制造业理所当然地对自己制造的产品在各项技术性能、参数和综合功能、档次等方面才有了一步高过一步的进步。其中,对“缝速”这个主要技术参数的不断升级尤为突出,一时间在行业内“缝速升级”便成了最为时髦的话题。

         在“缝速”逐步升级的攻关中,中国缝纫机制造业内的几代仁人志士已经为此付出了难以计算的辛劳与智慧。从19世纪50年代初到如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从建国初期仅能仿制缝速不大于1500r.p.m的JA、JB型纯机械式家用缝纫机,先后发展到能生产缝速为3000r.p.m的GC、GN型中速工业缝纫机、缝速为3500~4000r.p.m的亚高速工业缝纫机,缝速为4500、5000r.pm的高速工业缝纫机,如今生产的缝速为5500、6000、8000r.p.m的各类机电一体化的超高速工业缝纫机(国外已有缝速为10000r.p.m的超高速包缝机)。

        被装等缝制业真正适宜的“缝速”究竟多大?“缝速”是否越高越好?目前国内机械制造水平能够保证最多达到多大“缝速”?其“性价比”如何?这些都是摆在中国缝纫设备制造业各位同仁面前、需要迫切回答的关键问题。

        笔者认为:凡事均应有“度”、适合为好。那么“缝速”这个“度”究竞如何确定,才为“适合”、“适宜”呢?我认为这不仅与用户所使用的缝料材质、厚度,缝线材质、捻度、旋向、规格以及机针的大小和它的针刃截面有关,而且与所要求线缝的长短、弯曲度和是否倒向缝纫(如线缝端部加固)有关。因为在缝纫中,缝纫机刚性的各机械零部件之间及其与柔性的缝料、缝线间不仅有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更有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而且在不同的“缝速”下会产生出数值不等的运动惯性、振动、噪声及种种缝纫故障(如断线、跳针、缝料潜移、起皱、偏行等)以及机构的运转故障(如零部件松动、卡死, 拉毛、变形乃至破损等)。

        上述在不同“缝速”下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尚未涉及高速运转情况下为保证缝纫机各运动付正常润滑,润滑油因溢、漏、渗对缝料的污染。而这种污染又实在是被服、装具加工业最让人头痛的大忌。我清楚地记得在1980年前后一次“全军被服、装具产品调包大检查”中,正是因为缝料污染和线头过长,让一些军需被装厂的厂长、政委挨批、调离。虽然事情最后终于调查清楚――皆因当时的国产工业缝纫机质量和功能不足而致。也就是在那以后全国各大军需被装厂(如北京3501、石家庄3502、南京3503、沈阳3504、长春3505、武汉3506、西安3507、成都3508、兰州3512、承德3540、丹江3541等)才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进国外高质量、多功能的各类工业缝纫机,打破了国产中速工业缝纫机独霸军内缝纫市场的局面,事情并不到此为止,该现象很快又引起了地方上各大被服厂的关注和效仿(如当时的北京大华制衣厂、北京衬衫厂、无锡光明服装厂等)。而与此同时,做为当时国内主要生产中速工业平缝机厂家的解放军3607厂以及上工、标准、华南也因此受到了程度不等的震动(在这以后为时不久的时间内,国内各家工业缝纫机制造厂相继推出的各类高速工业缝纫机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二十多年已经过去后的今天,中国工业缝纫机制造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加入WTO后的近些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缝纫机制造的中心,其产品品种、性能、档次、产量均有突飞猛进地发展,这一点仅从历届CISMA会展的态势就不难看出。

        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缝纫机生产大国的中国,如何尽快变强?我以为唯有质量和品牌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有明显提高才是正途,因为任何有效的营销和品牌策划均需要靠产品的實力说话。在这方面,做为后起之秀的一大批民营工业缝纫机制造厂家已经做出了快人一步的贡献,如飞跃、杰克、宝石、中捷等。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