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釜山看时装
- 如果仅仅因为釜山时装节在命名上的地域性就判断它不如每年在首尔举行的韩国时装周精彩,那真是先入为主的成见:“和以推介韩国本土设计师为主的首尔时装节相比,釜山时装节更注重国际性,我们这次就邀请了来自伦敦、巴黎、洛杉矶、加拿大、中国香港等许多韩国之外的设计师来展示自己最新的时装作品”。釜山时装节的承办人、韩国国际模特中心的大当家TohShin-Woo先生这样说两个时装节的区别。
加拿大的DennisGagnon只用皮革、丝、棉等天然面料,全场主打黑、白两色,完全用款式和细节做出变化,看得出投入和用心。身穿自己设计的Dennis一身雅痞味道的黑白配,慢条斯理地说话让他像个传教士:“我所说的‘独立’是指,它们都是来自我的内心,我自己,而不是外界的其他东西”———与许多设计师谈灵感必称自然万物的论调不同,Dennis闭门造车,看起来也不错。
VeroniqueLeroy出生在比利时,她的“秀”仅仅十分钟不到,却赢得了同行的无数称赞:“她整场秀都在重复一个细节,却不让人觉得很闷。”来自香港的设计师何国珏DorianHo这样说:“她对轮廓的把握很好,有一种整体感,而且把一种很简单的元素,表现得很丰富。”曾经做过设计师,现在是加拿大TV5台时尚记者,跟拍过无数场大大小小时装秀的FrancoisGuenet说起来头头是道,让人对他的观点不容置疑。
Basso&Brooke独特的图案设计以及奔放明艳的色调有范思哲遗风,设计衣服的ChrisBrooke也说这是他最喜欢的设计师。全场模特与前面场次乏善可陈的俗套表演判若两人的生动表现也足以见出两个上世纪70年代后对整个时装秀的全面把控能力。
在自己的地盘上举办时装节,少不了展示一下本土的设计力量。这是一种没有胜负的PK,即便没人会评出高下,但在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不自觉地比较。第一个在巴黎时装周上发表成衣秀的韩国设计师,看过东也看过西的EunjuHong这样说:“国外设计师在设计中会融入很多个人的感情,展演方式也很个人化;韩国服装设计的历史不长,还没有那么多国际知名的设计师,但今后肯定会有一些年轻的、很有才华的设计师出来。”事实上,EunjuHong的视野已经显得很开阔,她借鉴日韩风格的街头时尚,把那些男孩子打扮得花里胡哨,像极了现在国际男装大热的“粉雄”和“孔雀”潮流。所以,尽管是此次时装节惟一一场男装发布,也完全可以当女装看。
然而,其他韩国本土设计师的表现总让我想起中国设计师,不说每季之间的连续性,一场发布本身也显得三心二意,想面面俱到,结果哪一面都不到。好的设计一般都不蔓不枝,我们就太容易顾盼神飞了;另外,在时装秀的主题上,西方设计师很务实,喜欢把思路锁定在某个物件、某个年代或某个经典形象;而东方的设计师总是很务虚,喜欢用形容词,山水呀,幽梦呀,感觉看看这场秀,就能去到仙境或天堂。别人独善其身,我们兼济天下。还有传统服装的现代表情问题,韩国设计师大概也像我们的设计师一样,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只不过我们是旗袍,她们则是高腰、合襟、小袖、绣花大摆裙。倒也不难看,但怎么就总让人想起大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