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缝制机械行业的台湾看点

      近年来,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与中国台湾同行交流可谓是日益频繁,这为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前不久在台北召开的“海峡两岸缝制机械工业发展研讨会”更是将两岸的交流合作推向一个高峰。

      当然,台湾缝机业如今还有不少经验值得大陆企业学习,但随着两岸同行就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壮大途径、行业技术创新、企业相互交流等问题讨论的逐渐深入,两岸行业企业将共同构筑出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这也必将为两岸的缝机企业携起手来,在资源、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形成互补,合力打造民族品牌提供条件。

      台湾缝纫机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台湾即成为世界上生产、出口缝纫机最多的地区之一。目前,台湾缝制设备行业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拥有启翔、高林、欧西玛等众多知名企业,产品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是公认的物美价廉。

      随着台湾本地成衣业的外移和外资的进入,他们在注入美、日等国的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产品新的定位和市场,陆续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目前,以高林机电(1997年入驻深圳)、启翔针车(1995年入驻上海)等为代表的台资缝纫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及江浙沪地区。其产品在海内外享有相当的知名度,“金轮”、“银箭”、“白金”牌缝纫机以及“耀翰”的零件、“于奇”的螺丝,都获得了市场的肯定。

      总体来说,其技术水平、产品品质介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内地之间,但是价格又很接近内地产品,因此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相当可观。

      在其发展历程中,台湾的缝纫机同行创造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抓住机遇投资设备“从不手软”

      20多年前,日本、欧洲的制造商还垄断着台湾的缝制设备市场,日本的产品几乎占了当时90%的市场份额。

      1986年开始,日币强劲升值,产品的售价猛涨100%-150%左右,消费者一时无法接受,对日本产品替代晶的需求让当时台湾制造商们遇到了百年难逢的机遇,业务迅速扩张。他们强烈意识到必须抓住机遇,改善产品品质,于是,对设备的投入“从不手软”,纷纷投资购买加工设备。高价引进了日本产的卧式加工中心数控工作母机及高精密度的研磨设备,大大提高了缝制设备的精密度。经过不断添购,原先的小型厂变成中型厂,中型厂变成大型厂,产品也不断改进到今天大家公认的价廉物美。

      据介绍,在中国台湾省内,精密零件最后的研磨工序都是在缝纫制造厂内完成,而不是找外面加工。直至今天,台湾也没有零件加工厂能替中心工厂精密研磨零件。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