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纺织企业钟情“空壳控股”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专家小钱德勒有一句名言:组织跟随战略。其意思是指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组织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日本纺织服装企业为了应对急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加强了企业集团内部的业务整合,许多企业也试图通过设立空壳控股公司实现组织创新。2003年,帝人公司与旭化成公司率先成立控股公司之后,伊藤洋华堂、华哥尔、FirstReteling等企业纷纷效仿。空壳控股公司的特点在于:控股企业并不开展任何具体业务,而是通过控股支配集团内各企业的经营活动。换句话说,空壳控股公司实质上是一种"谋求灵活的经营方式、实现资金与人才的有效分配"的手段。
控股公司的演变
控股公司的定义是"业务由旗下子公司实施经营,母公司拥有相当于各子公司资产50%以上的股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麦克阿瑟为首的联军司令部认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军国主义政府与财阀勾结在一起,财阀在战争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有必要对财阀进行解体,排除军国主义分子对企业的支配。1947年4月,在联军司令部的主导下,日本政府通过了《反垄断法》,从三个方面实施对财阀的解体,即解散安田、三井、三菱、住友、富士等5家大企业;解散指定的83家企业;排除财阀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支配等。其实,《反垄断法》当时在美国的实施并不成功,美国的另一用意在于在日本进行试验。然而,原本带有试验性的法律在日本一直持续了50年。
1997年,日本对《反垄断法》进行了修订,减少了对设立控股公司的限制;1999年又增设了"股票交易制度";2001年又推出了"企业分割制度";2003年4月,修订后的《商法》(公司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控股公司的设立成为可能,许多关联企业都开始成立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最大的特点在于"战略与业务的分离"。母公司不仅能够制订企业集团整体战略,同时可以提高决策速度,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此同时,由于各子公司能够集中精力经营专业业务,有利于及时把握各业务的经营状况,及时通过并购或出售对业务进行调整。
空壳控股的优点
事实上,纺织企业设立空壳控股企业的目的各不相同,对空壳控股的优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学术界认为,空壳控股的优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分公司的业务和责任。FirstReteling公司将空壳控股的目的理解为"通过业务重组明确各分公司的绩效和责任",这一点也得到大多数企业的认同。该公司是90年代后迅速成长起来的服装企业,旗下的UNIQLO公司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休闲装生产销售企业。然而,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和竞争对手的崛起,公司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2005年11月,公司决定正式成立控股公司,UNIQLO则成为旗下的主要控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