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纺织工业概况
一、行业背景情况
轻工行业是乌克兰工业领域中的薄弱环节之一,2005年1至11月份,乌克兰轻工行业增幅仅为0.4%,低于工业生产2.9%的平均增长率,但2005年全年,乌克兰纺织产品生产数量较上年增长了2.6%。乌克兰的纺织工业并非其工业领域支柱和快速增长行业,但其一些优势条件仍然为自身发展以及外国投资开展生产、加工合作创造了良好前景。
在乌克兰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纺织品及其制成品占据14个门类,其出口比重占乌克兰出口总额的4%多,其中纺织服装门类就占据了1个多百分点。
原苏联时期,乌克兰拥有320多家纺织企业,其中包括3家国有纺织企业综合体(赫尔松纺织综合体,切尔诺贝利纺织综合体和顿涅茨克纺织综合体)。而现在只剩下20家正在生产的纺织企业,而且由统一的原料供应基地按计划分配原料,主要是布匹及其制品。目前乌克兰纺织生产龙头企业主要是Текстиль-Контакт, Текстерно, Текстиль Украины, 此外,Чайковский текстиль, Тексика等企业也具一定实力。
但乌克兰市场的纺织品主要依靠进口,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巴基斯坦、韩国、土耳其、俄罗斯,以上国家生产者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廉价的劳动力等有利条件,加之产品通过灰色渠道流入乌克兰市场,具有很强价格优势。灰色清关纺织产品90%以上通过海运(敖德萨港和伊里乔夫斯克港)渠道,因为难以进入正规供货渠道,因此绝大多数产品通过哈尔科夫巴拉巴绍市场和敖德萨七公里等集散批发市场进入销售渠道。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原材料严重不足
本国缺乏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是制约乌克兰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乌克兰需要的纺织原材料主要是植物类的棉花、亚麻、大麻纤维、洋麻、黄麻、苧麻等;动物类的皮毛、茧丝、蚕丝等;以及人工化纤产品等。乌克兰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难以在本国发展上述原料生产。乌克兰本国原材料基地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供应,许多乌克兰纺织企业从国际市场高价采购原材料,其中棉花产品A级品的价格约为0.62美元每磅,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价格,这无形中提高了乌克兰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
2、技术设备落后
影响乌克兰纺织企业发展的另一因素是生产设备严重落后。目前,乌克兰纺织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和技术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工艺,尽管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改造设备,更新技术,但对大多数纺织企业而言缺乏资金制约了技术设备的升级,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缺乏竞争力。
3、缺乏企业间合作和市场规划
除了以上的外部因素制约外,独立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乌克兰企业的市场意识仍然十分淡薄。这造成乌克兰纺织企业之间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生产者之间缺乏沟通合作,更缺乏与中间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对话,要知道当今时代纺织产品的生命就是质量和设计,而设计更是产品的灵魂,没有有效的产品信息反馈机制影响了为生产者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