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出口缺品牌 千辛万苦难赚钱

        “一顶标有‘中国制造’的帽子,中国人卖给美国人1美元,但美国人卖给美国人25美元;一件中国制造的羊毛衫,在今年秋季广交会卖给美国商人的最低甩卖价0.8美元,而到了美国贴牌后的售价上百美元。我们出口的坯布、服装都是数以吨计,而进口的纤维人工肾、神经导管的价格却按克算。”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肖贵玉的话透出许多无奈和担忧。 

        中国纺织服装业作为“世界纺织服装工厂”,一直面临窘境,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说的:“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破坏了环境,又背负了倾销的恶名,最后还没赚到多少钱。” 

        中国纺织服装业:大而不强的“世界工厂” 

        从商场买回来一条价值不菲的名牌牛仔裤,可能上面挂的吊牌是“杜邦莱卡”,贴的标签是外国品牌,只在衬里的某个不起眼的地方印着“中国制造”字样。从技术到品牌都不是中国的,但却是完完全全的中国制造的产品。 

        也许这就是中国服装业的现状,用肖贵玉的话说就是:“中国服装产品的尴尬在于:在品牌端你没有话语权,在技术端你又说不上话,最后发现,你只能在这产业链的前后两端之间苦苦挣扎,挣一些血汗钱。”

        品牌是别人的,设计是别人的,技术是别人的,纤维材料是别人的,市场渠道也是别人的,中国生产商更像一个赤贫的打工者,或是给他人作嫁衣的侍者,再不然就是含辛茹苦把别人的孩子养大养胖的保姆。 

        中国的服装纺织业堪称巨大,产量惊人。2004年,中国服装产量增长了15.10%,国内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达118.33亿件,全行业完成150亿件,出口额超过616亿元。这些年来,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对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贡献占绝对重要的地位。但在我国纺织服装业惊人的产量和出口量背后,却有着“大而不强”的阴影。一个很好的例证是,世界名牌Hugo Boss的精美衬衣在美国纽约第54大街的售价高达120美元,而剖析这个价格会发现,其中60%以上的利润给了销售渠道商,30%归了品牌商,而中国耗费大量资源、辛苦劳作的制造商拿到的只有区区10%。而在竞争激烈的代工市场,有些国内制造商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拿到订单,不惜开出总售价8%左右的“超低价”。我国生产附加值极高的世界名牌衬衣的情况如此,而那些被媒体广泛例举的用来“换波音”的非名牌衬衣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