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飞跃缝机制造集团:转轨长三角

        “就像地球的转动,不转过去永远是黑暗,一转过去就会迎来光明。”浙江台州民营企业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说。企业的“活路”就在于“转变”。

     

      眼下,他所执掌的庞大的缝制机械制造王国,正在励精图治,为了实现艰难转型中的“二次飞跃”: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邱继宝和他的飞跃集团只是当下长三角“转轨”人和事中的一个缩影。

      在2005年这个颇具转折意味的岁末,在长三角这个寄托着中国经济光荣与梦想的“黄金区”,当人们以浸淫岁月的经纬线,勾勒出长三角“经济图谱”时,便会发现,“转型”成了压倒一切的主题:企业、产业层面的转型,政府层面的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协作层面的除旧布新,不时与闻。

      困则变,变则通,通则兴。长三角在转轨,长三角期待“二次飞跃”。

      产业转型:“制造”的绝路,“创新”的高点

      邱继宝所执掌的飞跃集团,从事的是典型的制造业。尽管它是世界缝纫机行业的翘楚,90%的产品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市场网络已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同众多制造业企业一样,它必须直面的“天字号”难题,仍是产业升级。

      对于“飞跃”和众多长三角企业来说,简单“制造”的道路已然走到了尽头,如果再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品牌,企业将难以为继,产业始终处于低端。惟一的出路就是创新。

      “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生路,但也是一条血路,如果缺乏内在的原动力,创新之路就注定要失败。而这个‘原动力’必然来自市场。”邱继宝说。从一个补鞋匠成长为世界最大缝纫机械制造企业的“掌门人”,邱继宝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盯准市场需要,抓紧“创新”。

      在他看来,创新能力甚至是比品牌和生产线更为重要的财富。“现在打开飞跃缝纫机的控制面板,首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飞跃’自己的标志,这表明这个控制系统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邱继宝充满自豪地说,“仅仅做简单的加工,自己不能控制核心技术,不能走在产业的最前沿,不能依靠技术含量的增加把产品‘越卖越贵’,哪怕规模做得再大,企业的路也会越走越窄。”

      目前,浙江台州正在探索一条提升民企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途径:“投桃报李”型新合资,即让本土企业与外企合资,但本土企业必须控股,凭借股权优势把握创新的主动权,继而在“合作”中师人长技。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一位研究者说,如能利用资源要素和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长三角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过渡,长三角的盘整就真正达到了目的。

      政府转变:机制创新,体制转轨

      今年11月,浙江出现的“老板学习,政府埋单”新鲜事,一时成为热谈。30位企业年产值亿元以上的浙江民企老总被请进清华大学集中培训,成为“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的首批学员,学费则由政府部门支付。

      浙江省人事厅具体负责此事的一位处长说,政府出钱请老板学习是为了扭转“草根浙商”的现状,最根本的还是为了浙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家近80%为农民出身,多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在这位处长看来,创新不只是企业的事,政府要创造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