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民工荒”只是一种假象 中国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也急剧增加,今年我省各地劳动力市场的启动都提前了20多天。马鞍山市为争抢劳动力,在2月5日就举行了一次大型招聘会,虽有3万多人参加,但许多岗位仍然没有招满。而合肥市自2月8日开始,也连续举办了为期3天的劳动力招聘会,同样未能如愿。

     

      一直是劳务输出大省的安徽,今年首次闹起了沿海省份常出现的“民工荒”。省内企业用工形势骤然吃紧,尤其是合肥、芜湖、马鞍山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缺口增大。

      “民工荒”只是一种假象

      “说农民工短缺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现在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人士认为:尽管近几年来我省各地就业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环境不容乐观。当前所谓的“民工荒”只是一种假象,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工资偏低是民工流失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合肥市农民工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平均月收入在500~600元左右,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价格相比偏低,其中一些企业的薪酬标准甚至停留在多年前的300~500元。

      其次是用工缺乏长效机制。企业招用农民工不缴纳社会保险,农民工最终靠农村土地解决生老病死。

      三是企业工作环境差。农民工进城大多从事一些又脏又累的活,相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四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错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城市民工紧缺,是技术工、熟练工的紧缺,是企业用人素质提高、产业工人素质跟不上的反映。像搬运工、勤杂工等对技术要求不很高的“力气活”,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少。有些民工靠在城市打零工,不仅增加了打工成本,而且职业稳定性也较差。

      此外,农村税费逐步取消和种粮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也吸引了一部分农民返乡务农。

      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表示,在缺工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面临两难选择:如果提高工资,将会减少企业利润;但如果低端劳动力市场一直保持较低的工资水平,扩大内需又比较困难。“必须保障工资和利润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仅仅依靠人工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企业必须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