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控股独家赞助“中国服装奥斯卡”
再度携手中国服装协会推进国产服装品牌建设2005年1月26日,中捷与中国服装协会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全程赞助2003-2004年“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2005年9月底,中国服装协会宣布启动第二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中捷再次成为独家赞助单位。
仅仅两个月时间,报名参与的服装企业达到300家。这让人想到了首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盛况,200家企业的参与,历时一年的评比、统计和审计。在颁奖典礼上,濮存昕、张敏、潘石屹、张国立等名流如云而来的场景还是让人惊叹国产品牌的内在力量,这也让媒体给这个大奖冠以“服装界奥斯卡”的名号。为进一步扩大服装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第二届盛典以更加隆重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捷两度携手中国服装协会,独家赞助“年度大奖,促使你们第二度携手的原因是什么?
中捷与中国服装协会的携手不是偶然的。服装设备运营商与服装行业有着一衣带水的天然亲密性,中捷希冀借此次盛会,积上届盛会之经验,更积极地从服装行业的上游走到国人眼前,掌握中国服装产业链条的话语权。从效果来看,“年度大奖以其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带动了中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这也为中捷实施品牌战略跨出了成功一步,达到了互利双赢。
作为一次成功的合作,兼顾了中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有效推动了产业链互动,拉近了中捷与广大服装企业的距离。正是基于此良好的效果,中捷在赞助第一届“年度大奖”后,愿意再次与其携手。
有媒体发出这样的疑问,中捷又是赞助,又是展会,又是新闻发布会,又是公关策划的,这样是不是给人以作秀的嫌疑?
理性并不意味着保守和沉默,激情不意味着冲动,梦想不意味着虚幻。中捷有穿梭中国、装点世界的信心与豪情,但是我们也更执着地秉持着“品质成就卓越的信念。品质是中捷的立业之本,人力资源和科技力量永远是中捷的财富。稳健、踏实、务真、求美、规范、诚信也是中捷一如既往的风格,只是我们从来也不拒绝精彩、魅力和永恒,从来也不害怕讲台和舞台,中捷拒绝的只是平庸。
中捷再次赞助此次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不仅是拒绝平庸,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爆发的又一次完美体现,也是一次梦想与责任感、理性与创新能力的集中巡礼。
除了价格的优势,您觉得国产缝纫设备企业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凸显自身的特色?今后的突破点在哪里?
我觉得国产缝纫设备企业除了自身的价格优势,还应该在品牌方面凸显自身的特色。品牌是产品在市场上标识的一面旗帜,是企业基于人、财、物之上的“第四资本。品牌打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原地踏步亦退。要继续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活动,以达到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和商品销售的目的。
同时,良好的品质也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缝纫设备行业要实现品牌突围的着力点在于品质。我们要在产品品质上不断追求卓越,在服务上进行创新与变革,实现客户对中捷品质、品牌、服务的认可。
您觉得2006年是国产缝纫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吗?哪些因素还可能制约着缝纫产业尤其是中小缝纫企业的发展?
2006年带给我们很多机遇和挑战,随着国际缝制机械产业重心的转移,国内缝纫机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缝纫机利润空间却越来越小。伴随着原材料的涨价带来生产形势的竞争加剧,中国的缝制设备生产将越来越呈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只有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和完善的价值链体系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未来得以生存。
各家企业的产品趋同,低价竞争日益严重。在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市场中,缝纫产业尤其是中小缝纫企业公司还存在着经营机制不够灵活、领先优势在缩小等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公司也有如研发实力、产品质量、品牌、稳定的财务结构等优势。因此,届时,各企业将推出高端特种缝纫机,拉大与其它竞争对手的距离,行业的整合也在所难免。
中捷在营销上有何特色?
品牌经营与文化营销一直为中捷所推崇,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现象”:中捷公司第一次在业内采用产品推广会上拍卖产品的形式筹集资金捐赠希望工程;中捷是行业内第一家规范区域代理制的企业;中捷是第一家将销售奖励与服务及宣传相结合的企业;也是第一家连续性用促销方式将经销商带往世界各地开阔眼界、领略全球风采的企业;还是第一家将行业基础教育与推广连贯在一起的企业……
中捷在行业里不断谱写新的篇章,她将文化融入营销之中,以一种时尚与流行与用户交流,用人性化的方式传播衣着文化,不停地创造缝纫机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