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中国制造的尊严
- 中捷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开坚如是说:
“10年,对于生命的历程而言,是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片段。许多人在10年里可以为生命带来了奇迹般的改变,而许多人的10年却在不经意中流失……”
翻开中捷11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典型民营企业成长的轨迹。
“办展会的钱用来创新多好”
1994年8月31日,中捷公司创立,当时只有员工四十余人,生产条件恶劣,生产设备简单,只生产手提封包机与曲折缝两个产品,技术含量也比较低。在这样艰苦的创业环境下,中捷人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今天拥有总资产10个多亿,员工2000多人,跨缝制机械、汽车配件、房地产、水暖等多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我们的国有企业走过的路并没有错,关键是体制上制约了它整体思维的执行力,制约了它发展的整体思路。民营企业就不一样,不论在哪个行业都能放开手做强做大。多元化发展是现阶段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捷公司董事长蔡开坚说。
谈及刚刚过去的CISM A2005,蔡开坚无不痛心地说:“展览会越来越像在比阔气了。中捷整个展位的费用加上工作人员的开销,就要花掉1.5个亿。赚一个亿,多难啊,如果把这些钱投入到技术创新上该多好,可我们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却舍不得花钱,摆起阔来一个比一个大方。
近年来,中捷公司先后举办过不少有影响力的公关促销活动,如2002中捷“爱心点燃希望产品推广会,2003中捷“精彩纷呈产品SH OW,2004中捷“中国服装企业家高峰论坛,2005年9月,中国服装协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2004-2005“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与独家赞助单位“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签约仪式……等等,迅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随即,中捷又开始对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从2002年初便着手渠道模式的创新,通过两年多的渠道改造,基本完成了由金字塔型渠道模式向圆形渠道模式的转变,现已呈现一种多元渠道并存的局面。中捷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许多业内人士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用资本将资源一个一个捆绑”
“经过11年的发展,中捷已具备这个资本和实力。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和目的,蔡开坚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激烈性和对抗性的日益明显,迫使生产厂家的经营更加细致和深入。销售渠道作为“买方市场”环境下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经销商“自我意识”和不稳定性对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形成的威胁逐渐明显,再加上多层次销售网络又瓜分了本来已日益微薄的利润,销售渠道的重新整合成为已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中捷的下一步将继续进行市场终端的整合。目前,中捷几乎全面地在做试点,一个一个铺开,只有把一级牢牢地掌控在手中,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二级,让二级的腰包鼓起来,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整合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完成的任务。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来支撑,是无法实现的。中捷就是用资本将它们一个一个捆绑起来的。从目前几个试点的销售业绩来看,中捷市场整合的策略是成功的,去年,浙江的销售额达1.2个亿,预计明年可达1.5个亿。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受阻,给中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现在来自大型服装企业的定单越来越多。
其次,中捷要对行业进行技术创新整合。从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收购、兼并、扩张、合作成为技术创新整合最为普遍的手法。中捷已经具备这个实力,已经搭建了一个平台,并已付诸行动。早在1998年初,中捷公司就与全球第一家缝纫机制造商、拥有154年历史的美国胜家公司合作,成为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2003年10月,中捷公司又与行业首屈一指的德国百福缝纫机工业公司携手,成立了百福中捷公司,这是中捷实现国际化战略所迈出的最关键、最成功的一步。这些都有利于中捷缝纫机朝技术化目标快速迈进。
人力资源的整合成为中捷下一步规划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捷公司不惜重金先后于2000年、2003年聘请了胜家公司的前资深缝纫机技术专家佐藤秀一先生担任公司的技术总顾问,德国百福公司的技术总监为公司的技术总监。目前,中捷正着手玉环县在外高学历人才的调查、统计工作,准备召回这些人才培养,使其迅速融入中捷文化,再输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除此之外,中捷还在高等院校成立了专门定向培养的学习班。只有保证人才的不断吸入、输出,才能使中捷长期充满活力。
“未来五年要培养三个上市公司”
最后,中捷将实现电子电控产业的发展。早在几年前,中捷公司洞察时势,准确判断出电脑平车的发展形式,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所以在机电一体化呼声响起的时候,中捷能重拳出击,并占得大部分市场。目前,中捷已成功收购一电子公司,质量、科技含量均处于先进水平。预计明年可生产10万台电控器。汽车车床控制器公司明年下半年争取上市。
“我的目标是:未来5年培养3个上市公司。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其中水暖销售可达3个亿,预计明年可做到5个亿。未来5年内,我们将要把它培养成亚洲乃至世界的龙头企业。房地产的利润已节节攀升。我们拥有一个顶级的研究机构投资顾问公司,因此中捷尽可放心地朝专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蔡开坚满怀信心地说。
在加与减的天平上,不同的企业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专业化与多元化并不是针锋相对的两极。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都是企业的战略行为。事实上,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符合一定的管理科学理论。如何让多元化成为馅饼,而不是陷阱呢?这完全取决于多元化之后的管理能力。借用蔡开坚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想压死谁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不能干预,只有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才能笑到最后。
链接
蔡开坚
中捷公司董事长,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曾就读于浙江江南理工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与复旦大学中国企业家创业投资高级研修班。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蔡开坚一直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他身上所具有的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影响了中捷11年的发展史。同时,他还担任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缝纫机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