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人士揭发 本土服装行业面料困境

        这些远非“漩涡”下面的全部暗礁,在纺织和服装这个上下游产业链之中,一切似乎都没有太清晰的头绪,能让人们对这些问题更为明晰。 

        2月25日,在北京的东方花园酒店三层,2007春夏“FabricsChina--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活动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由来自全国的纺织面料专家、著名服装设计师、服装和面料采购商们组成的评委团,在1000多个品种的面料前心情复杂。 

        而这种复杂的情绪,或许正是当今中国纺织和服装产业链条中,上下游衔接中复杂现实的一种隐喻。对于服装企业或采购商们而言,我们的面料到底有着怎样的问题?或者说,在这种衔接中,是怎样的力量让顺流而下的“河水”产生了“漩涡”? 

        国产面料的价值“我们所采用的面料,几乎百分之百来自国内的企业。”作为国际著名休闲装品牌Esprit的采购商,香港添时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总经理吴海燕女士,对国产面料的肯定或许有着普遍性的意义,“无论是组织风格、手感、还是质量,国产面料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的服装,除去面对如意大利这种要求极高的客户必须用进口面料之外,国产面料当然是首选。” 

        作为本次评选的评委之一,温州乔顿服饰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赵飞龙先生也同样对国产面料颇少微词:“其实,就男正装面料而言,国产面料在花型、色彩、质量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国外了。” 

        而在著名设计师崔游先生看来,由于缺乏时尚概念的创新因素,国产面料往往附加值极低,“同等水平的面料,如果加入一点新花型,价格会提高40%”。 

        “与国外的面料相比,国产面料技术上的差距正在一步步缩小。在我看来,二者最大的差距在于推广和品牌的意识方面。国内和国外具有同样技术含量的面料,国外面料的价格可能会高很多。因为,这些面料本身就是品牌,就像服装公司经营品牌一样在经营他的面料。”福建七匹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服装设计总监斋藤光雄先生将国产与进口面料之间的差距如此总结。据他介绍,其实,作为国内运动休闲领域里的大品牌,“七匹狼”在面料采购方面,国内与国外的比例大约是9:1,绝大部分是国产的面料。“我们品牌的目标群体很广,要从一级市场一直做到四级市场。选择国产面料是一种现实需求。” 

        与此相呼应的是,在采访中,设计师崔游在发表自己对国产面料看法之前,事先“爆料”了他身上那件精致衣服的面料价格:“你能想象得出吗?这只是18块钱一米的料子。” 

        确实,同样的一块面料,若是摆在PV展的国际面料巨头的展台中,“18”的后面很可能是“$”或者“£”。 
        我们要什么?他们给什么? 

        “通过今天这些参评的面料,我们可以看出,在生产企业生产之前,很少和服装企业沟通。”站在一个设计师的立场,斋藤光雄简单明了地点出了当前国产面料的困境所在,“一块面料,在设计师眼里,做得了衣服,就是好面料,做不好衣服,其技术含量再高,也不是好面料。”这种看法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一块面料必须让我有感觉,让我一看到它就能想象出来可以做成什么样的衣服。不然,我没有任何理由选择它。”著名设计师崔游也深有同感。 

        而且,在很多服装设计师看来,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讲,他买衣服的很重要的就是颜色、款式、价格,而很少会考虑面料本身的各种织物结构。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面料价值向服装价值的转化。很多服装企业都谈到了这样的看法:“用同样技术含量的面料,用国产的,衣服可能卖200块钱,但如果用杜邦的,他们可能会再提供给我一个附牌(吊牌),这件衣服的价格可能提高很多。也就是说,这时候,面料的价值能够很直接地转化到服装的价值中去。所以,在做高端一点的产品时,即使国内面料再便宜,我可能也不会选择,因为其价值很难转化。”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