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企业——访通宇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晓青
通宇控股集团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541工程,实现大跨越,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企业创新,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通宇控股集团陈晓青董事长。
陈晓青董事长说,当今时代,全球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进程,影响着企业经济、文化、人才的建设,改变着企业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方式。科技的竞争,从来没有像现在激烈;科技的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突出。我们要把握社会和国家予以的政治、经济、科技的优势和机遇,研发出高端产品,抢占高新技术市场。现在我们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的中低端阶段,我们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养分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就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被动落后的局面。最近,欧盟对我国又实行新一轮的“反倾销”制裁。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突破技术瓶颈的制约刻不容缓,提高高科技综合竞争力刻不容缓,加大人才的培育刻不容缓,制定出“541”工程的奋斗目标也刻不容缓!
陈董结合通宇的情况说,十五期间,我们实施了863计划,坚持走科技化路,吃科技化饭、创科技化产品,优化产业结构,使企业脱胎换骨,先后有13种产品取得专利权,近30种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10个产品获得得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并取得浙江省名牌产品、全国知名商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称号,TY—B211电脑四自动高速平缝机被美国皇家博物馆收为馆藏品,也是迄今为止收藏的中国唯一的一台缝制设备,所有这些,都为十一五加快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技术水平等还不够,我们2006年就是围绕着争创中国名牌而进行的各种自主创新活动、开展市场服务年活动中提升,参予国际技术、经济的合作与竞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努力在自主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与世界技术同步。
陈董说,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我们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点,加快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的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十一五期间,企业研发经费不能低于25%,要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要摘取“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佳冠,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产品。我们要明确创新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服务系,正确把握引时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鼓励全体员工参预创新和技改,继续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多渠道的研发,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
发展第一生产力,提高创新的能力,关健是人才,新技术的发明,新知识的创造、新学科的运用,都离不长创新型人才,拥有大批的优秀人才,就拥有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拥有雄厚的智力资本,就拥有巨大的创新能量。我们要把造就优秀的人才队伍,切实抓好培养、吸收和使用三个环节,加快培养高技术人才,构建创新型团队,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