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国际市场竞争形成新格局
- 纺织品后配额时代,市场份额将产生新的格局:美、欧和日本的服装进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超过80%,配额取消使美国和欧盟的保护墙坍塌,世界服装市场供货商所占份额将由价格竞争来重新确定。一方面,供货国的数量会增加,但主要进口国会将供货国集中在几个主要国家;另一方面,由于配额取消及供大于求,加上工业国的纺织品与服装需求几乎不会扩大,行业中价格压力陡增。TextilesIntelligence的研究表明,2001年至2003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纺织服装的价格跌幅超过50%;2002年和2003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的价格下降超过33%。
中国面临的竞争及优势
配额取消后,中国与土耳其、欧盟新成员国及中东欧国家、地中海沿岸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处于竞争地位,但中国将以规模效应和工资成本低等优势取胜。
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具有规模和成本优势,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将超过50%。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具有如下优势:劳动力市场潜力大,工资成本低的优势仍将保持;纺织品原材料供应不受前期产品进口的限制,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产品质量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具有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前,中国就已在纺织机械行业进行大量投资。据国际纺织机械制造商协会(ITMF)发布的数据,1994年至2003年,中国拥有全球55%的织机和23%的纺纱机;基础设施较好;与工业国家的采购商之间已建立长期和良好的关系,并在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03年,中国占全球4000亿美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20%。配额取消后,中国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短期内会大幅增长至超过50%。
土耳其:与欧盟有地缘优势,但工资成本相当于中国的三倍。在配额时期,土耳其是欧盟的主要供应商。配额取消后土耳其也面临巨大挑战,其优势将主要在供货时间快的时装方面。虽然土耳其具有原材料自给、机械设备性能良好、产品质量好和工资成本低于西欧及产品可免关税进入欧盟等优势,但其工资成本是中国的三倍,批量生产能力也不及中国。土面临的问题是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对欧盟的依赖性太高,对美和日本出口没有任何优势。为此土将发展其它门类的工业,以减少对纺织品和服装工业出口的依赖。总体上看,土耳其在欧盟的进口市场份额将会下降。世贸组织认为,土耳其将在欧盟15国失去约3%的服装进口市场份额。
欧盟新成员国和中东欧国家:环保、卫生和安全标准费用将增加,生产成本是中国的五倍多。新加入欧盟的国家及中东欧国家(包括乌克兰)与欧盟15国有地缘优势。德国企业早已把上述地区作为转移生产的首选地或进行来料加工的车间。原来这些国家享有充足的配额和免关税的优惠,向西欧国家出口很方便,而且大部分是敏感的类别,而其它国家(如亚洲)出口敏感类别则受到配额的严格限制。配额取消后,欧盟新成员国及中东欧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具有下述特点:为适应欧盟的卫生、环保及安全标准,生产成本费用大大增加;生产成本是中国的五倍多;生产率低下。新入盟国家纺织行业的增值仅相当于欧盟15国的10%,而就业人数相当于欧盟15国的60%;劳动力市场潜力不够。与土耳其一样,上述国家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15国,其在世界服装贸易市场的份额也会减少。随着收入的增加,其国内市场的需求将逐步上升。
地中海沿岸国家:仍然享受普惠制优惠。地中海沿岸国家包括北非国家的工资成本较低,与欧盟也有着地缘优势,但出口不受配额限制所具有的优势已消失,对欧盟的出口市场份额也将减少。值得指出的是,配额取消后地中海沿岸国家仍然享受普惠制优惠。如果在世贸谈判的框架内达成关税减让的协议,这些国家的普惠制受惠幅度将明显减少。
印度等国:劳动生产率低于中国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国也与中国一样拥有低廉的劳动力,原材料供应自给。印度、孟加拉国、柬埔寨和越南的绝对小时工资虽低于中国,但劳动生产率也低于中国,因此其单位工资成本比中国高。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印度的生产效率只及美国的35%,而中国的生产效率相当于美国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