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纺织业再次要求WTO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将纺织品列为特殊行业
- 包括美国全国纺织组织总会(NCTO)、美国制造贸易行动联盟(AMTAC)在内的9个美国纺织组织近日联合致信WTO市场准入谈判小组主席斯蒂芬森,要求WTO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将纺织品列为特殊行业。
信中,9个美国业界代表首先介绍了美国市场在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中的地位,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市场,每年批发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2005年,美国纺织服装市场进口达890亿美元,占美国市场总销售额的45%,占全球进口总额的20%。美国通过大范围贸易优惠安排,给予80多个国家免关税、免配额待遇,其中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去年美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为170亿美元,为世界第三大纺织服装出口国。美业界代表认为,基于以上情况,根据2005年12月达成的《香港宣言》第16款,美国业界的意见是具有分量的并应受到足够的尊重。
接着,美业界代表列举了要求将纺织品列为特殊行业的理由:
1.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极其重要、敏感,非农产品市场准入(NAMA)谈判不能很好地处理该领域的问题。纺织服装产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贸易额约为4400亿美元。据联合国统计,102个国家进口纺织服装产品,而104个国家出口此类产品。此外,多哈回合谈判关系到全球纺织服装工人的生计问题,若不能处理好,将加重发展中小国及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危机。
2.纺织服装贸易领域内的市场准入体制羸弱、贸易扭曲。美国对纺织服装进口提供了慷慨的准入条件,而美国出口商在进入海外市场时往往遇到比美国高8-10倍的关税壁垒。美业界认为,NAMA目前制定的最终框架实际上是在支持和保护这种关税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将纺织业谈判独立于NAMA之外,将有助于改善该领域的关税不平衡。
3.将纺织品特殊行业可以减缓关税减让给贸易优惠安排带来的冲击。美国及欧盟各自拥有种类繁多的贸易优惠安排,许多弱小国家从这些安排中获益,美国也依此出口面料及布料。如果引入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中的关税减让公式“瑞士公式”,将破坏这些优惠安排,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失去市场,并造成失业。
4.鉴于个别纺织大国通过低估货币及不良贷款来垄断全球纺织服装贸易,美业界代表认为,纺织品特别谈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使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有序、公平、长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