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外品牌差距何在?

        中国改革开放不过30年,有市场经济不过20年,前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杜钰洲提出“三名工程”(名牌、名企和名人)到现在只有10年。而欧美国家的品牌呢?路易·威登152年历史,爱玛仕168年。中国的服装企业要打造名牌,这一代人要完成人家几代人做的事情,现在所能做的,惟尽最大的努力缩短这个差距。那么,差距到底在哪里?

     

        上周五,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大鹏、《中国服饰报》总编辑、中国服饰报道方面资深媒体人孙毅,以及国际名模姜培琳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和国际品牌的真实区别以及国际品牌获得广泛认同的根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报在此节选陈大鹏与网友的部分谈话内容。

        主持人:中国的品牌跟国际品牌主要差别在哪几个方面?

        陈大鹏:中国的服装真正做品牌,我们只有这十几年的时间,在十几年前,我们做品牌的时候,很朴素,面对着一个处女地的市场我们就这样做起来了,当时可能并没有对品牌这个概念本身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十几年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批应该说有影响力的中国的自己的服装品牌。那么十几年的发展到今天,走过了一个成长的路,到今天接下来面对的一个新的形势,和面对外来品牌的竞争,消费者的成熟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如果往下走,那么我觉得就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品牌如何往上走,提升的问题,还有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我们现在中国的原创品牌,碰到的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网友:其实国外很多的大品牌都是拿到国内来加工的,从工艺和材料方面,其实我们没有差距。

        陈大鹏:可以这样说。

        主持人:主要是在品牌的内涵上面有差距?

        陈大鹏:是的。因为服装的生产过程的本身,经济全球化的大的环境下,生产的要素应该是全球配置,哪里生产价格低,环境好就在哪里完成。中国服装的整个产业链完备,使我们服装的加工处于洼地的层面,同时我们十几年来发展的产业基础,我们的加工能力,加工的水平,包括我们有一流的国际上的设备,完全可以加工世界上任何需求的服装,包括很多的大牌服装,完全可以在中国完成。在加工品质和工艺上,整个加工的环节上,我们没有问题。但是在品牌的整个的运作上,那么我们还是应该说有一定的差距。

        主持人:国外的品牌进军国内,占领国内的市场份额是什么样的?

        陈大鹏:改革开放以后确实是进来了国外的牌子,他们有很多成熟的运作经验,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市场的经验,在发达国家里面,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市场拓展的一些经验,以及品牌推广本身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本身对他们来拓展中国的市场,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想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因为市场是非常开放的,所以很多的品牌走到了国内市场,我没有比较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我想北京、上海、沿海的城市可能是海外品牌进来非常多的,一两千个品牌在一个城市里面是有的,大概念的,国际性的品牌,一两千是有的。我认为他们做的不一定都非常的成熟,并不是说他是国际大牌就是成功的,情况各不相同,他的产品是不是一定能够符合这个市场的消费者的需求,服装是非常个性化的,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也越来越理性。那么理性的概念就是很多个性在里面,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消费人群,穿着的服饰是不同的,上班穿西装,晚上聚会穿另外的服装,到酒吧等等,穿得更时尚一些,所以不同。所以我觉得总体上说,海外品牌进入中国以后,在中国的消费者中,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中国的时尚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于我们本土品牌的以后的成长都有很多借鉴的东西。

        网友: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其实不是靠简单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真实的差别是环境和消费水平的差别,而不是中国做不出有水平的衣服。

        陈大鹏: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时间问题。我们十几年走过了他们20年、30年,甚至40年走过的路,我认为在时尚文化的传播方面,他说得很对,我们能够做得到,我觉得时间问题,这里面刚才我们谈到了,在我们品牌发展过程中,我们缺少文化。刚才说我们为什么有不同,我记得有一个大师说过,一个品牌非常成功,一定有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背后有故事,一个大背景。另外它有跟别人不同的,非常特别的独特的特征。我觉得我们时间不长,讲不了很多的故事,但是我们的特征,我们的确不清晰,不明显。我认为特征背后应该是文化的东西,品牌文化,文化的东西我们体现得不够。一个人穿衣服,没有穿出那个精气神,这里面我认为有很多文化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们现在的品牌面对很大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我们的差距或者说差别,在这方面,可能更突出一些。

        网友:中国出了这么多的裁缝和设计师,没有做出几件像样代表中国的衣服,归结原因除了以上两点以外,最主要是现代服装企业的企业家的素质和眼光是否造成了这种差距?

        陈大鹏:服装做得好与不好不完全是设计师的问题,品牌做得好不好也不完全是这个企业家的问题,我们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大的结论告诉我们,要做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说有战略,有远见的企业家和谋略师加在一块就可以做出一个品牌,不是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和一个体系的建立,刚才培琳也谈到人才的问题,我认为人才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一个完整的环节。我们原来可能在摸索中注意到这个环节很重要,现在这些环节我们都了解到了,但是如何使我们的品牌价值体现出来,除了时间以外,还有怎么把它组合的更好。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