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交会纺织品出口成交谨慎增长
2005年起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我作为纺织服装业贸易大国,在获得国际贸易新机遇的同时,负责任的采取相应措施,主动规范出口市场秩序。但是,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发起的针对我国纺织品的贸易纠纷与摩擦不断升级,美欧对我部分纺织品重新设限,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发起反倾销或实施特保。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极大地阻碍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实施,也给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于3月1日-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16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反映了目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客商最多、辐射面最广、成交额最高的区域性专业展会,本届华交会纺织服装类商品成交额18.7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05%。纺织服装出口成交总体表现谨慎,受限产品对欧盟、美国出口有增有减;欧盟、日本和美国依然是主要传统市场,但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本届华交会纺织品出口成交总体表现谨慎,受限产品出口增降互现。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已普遍意识到:面临的贸易摩擦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将长期存在,主要反映在企业签约较为谨慎,展会出口成交规模增幅有限;但政府与欧美主要国家所达成的贸易协议保证了一定时期的稳定发展。本届华交会,纺织服装类商品出口成交仅比上届增长5.05%,但麻制品等未受限商品成交活跃,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成交分别为409万美元和156万美元,同比增幅分别达236.4%和27.9%。
在欧美对我设限的纺织服装类产品中,棉纱线、棉制品、化纤制品全球成交额均有所增长,其中,棉纱线出口成交额为1487万美元,同比增长30.45%;棉制品12326万美元,同比增长2.18%;化纤制品2907万美元,同比增长0.97%。但对美国、欧盟出口成交有增有减,其中,对美出口成交棉纱线22万美元,相比上届,112万美元出现大幅下降;棉制品 2583万美元,同比下降5.66%;化纤制品916万美元,同比增长46.56%。对欧盟出口成交棉制品1755万美元,增长9.21%;化纤制品453万美元,增长3.19%。
传统贸易对象保持依旧,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本届华交会,欧盟、日本和美国仍是我出口的三大主要地区。对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成交分别为46214万美元、41892万美元和34668万美元,占全球出口市场的65.7%。对美出口成交总体下降,与上届相比,降幅14.6%;对欧盟出口则略有增长,同比上升9.95%;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5.03%。
受欧盟、美国对我纺织品出口设限的影响,出口企业已全力开拓亚洲、非洲、中南美洲等非设限国家地区市场,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与上届相比,本届华交会纺织服装类商品对韩国、俄罗斯、非洲、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成交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对俄罗斯和中南美洲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54.19%和71.46%。
品牌建设效果体现,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本届华交会重视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品牌产品成交优势显现。参展企业注重将品牌建设同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发掘自身比较优势,投入产品研发,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开拓了更高端市场与利润空间。参展的品牌产品,有的用料简便易得,资源优势明显;有的亲近自然、绿色环保,符合流行消费趋势;有的融高科技和新的设计理念为一体,均获得了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