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纺织服装行业介绍
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和贸易在欧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欧盟各成员国共有210万人在纺织服装行业从业。2002年欧盟纺织及服装业的年产量达2000亿欧元,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出口经济体。欧盟现拥有纺织品和服装企业约为11.3万家,2002年企业的销售额约为2200亿欧元。2001年欧盟纺织品和服装企业的投资额为63亿欧元,比2000年同期减少了7.5%。从2000年至2001年底,欧盟纺织服装业及纤维加工业已裁减员工7.04万人。2002年,欧盟纺织品和服装企业销售额下降约0.8%,企业数量也进一步减少,一些企业倒闭破产,另一部分企业的生产向国外转移。
欧盟现在的15国成员多是纺织工业的发达国家,不但生产高品质的纺织品和很多世界著名品牌的服装,还能够生产精密的纺织服装机械。世界上纺织机械制造强国的75%都在欧盟。欧盟拥有全球约2/3 的各类纺织品和服装的知名品牌和商标,因此,欧盟特别注重其纺织品和服装的知识产权。
此外,欧盟15国每年举办各类纺织品服装、染辅料、化学品及纺织机械的著名展览会、洽谈会、技术研讨会、信息发布会、业内研讨会、年会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业内贸易、技术和研究人员。这些活动对欧盟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欧盟国家可分为三个消费档次: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属于第一个档次;英国等属于第二个档次,其服装消费与第一个档次的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第三个档次的国家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服装消费相对较少,如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一般来讲,第一档次国家纺织业的水平较高,对纺织服装的档次要求也较高,第三档次国家本身纺织业的水平较低,进口能力较弱。
在未来数年里,欧盟国家居民在消费预算中服装方面的支出比重有升有降,如德国、意大利等国将有较大增长;希腊、葡萄牙等国居民尽管消费水平较低,但服装支出在消费预算却仍将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他一些国家对服装消费将有所降低。
对服装的消费需求与各国服装的消费习俗有很大关系。不同国家的习俗,决定了对不同品种服装的需求。如德国是女裙的高消费国,平均每位妇女每年消费2.3条裙子,而全欧洲对女裙的平均消费为1.4条;再如葡萄牙人消费量大的是训练用服装和上班穿着西服、衬衫等。
休闲服在欧盟各国都有着巨大的市场。在西欧,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退休者,都对休闲服和便服有着特殊的感情。另外,欧盟国家的消费者对我国丝绸制品历来就情有独钟,尽管欧盟对我国丝绸制品设有诸多限制,但这些限制将会在未来数年内逐渐放松。
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的纺织工业都属于"精致"型的,比利时的地毯、德国的棉纺制品、意大利的衬衫布和针织成衣等都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国的同类产品难以与之竞争。但是,我国的编织服装品种齐全,完全可以"避开大道,占领两厢",扬长避短,扩大我国服装产品在欧盟国家的占有率。
欧盟是世界上纺织服装消费较高的地区之一。全欧盟一年销售纺织品服装总量约1900亿欧元以上。其中服装的年销售额占45%,高达855亿欧元以上(男装205亿,女装393亿,中性服装256亿)。2002年欧盟服装、鞋类和辅料消费总计约3240亿欧元。
在欧洲,人均服装开支排名第一当属奥地利,其次为德国、比利时、丹麦。北欧五国也是购买力强的地区,其纺织品基本上都从国外进口,其中像MAGASIN,ILLUM和ILUMS BOLIGHUS等大百货公司纺织品货源大多从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进口,但像丹麦的BILKA等规模较小的连锁超市纺织品则大多从东南亚国购进。目前,欧盟的批发商生存空间已大幅减少。欧盟服装零售商甩开批发商,直接向国外生产商下单已极为盛行,在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甚至英国,一半及以上的国内销售额已被零售商直接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