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装成为生活的精神符号
JeanPaulGaultier的趣味个性和Agnèsb自始至终走艺术化包装路线的追求,证明了Prada女老板穆西娅·普拉达说的话:“现代人需要的不再只是商品,而是艺术化的生活态度。”
即便这次“法国顽童”让·保罗·戈尔捷(J e a n P a u l G a u l t i e r)没有把巴黎秀场的稻草和麦秆铺在日前在上海举行的Jean Paul Gaultier 2006 春夏时装发布会上,这一场秀所展示出来的法式狂野和东欧乡村风貌已足够让无数人倾倒。数日后,被誉为时尚界“最具斯文气质”的法国高级品牌Agnèsb又以一场清新隽永的小型展示秀在时尚人士心里掀起涟漪。传统大牌着力营造的华丽奢靡的生活情境让人心生厌倦,而那些渐渐出现的、追求艺术内涵和设计师私人趣味远大于服装销售本身的品牌,用一种更为内省与注重人文精神的方式正在成为风气之先。
需要的不只是品牌标签
我们俨然正身处一个被名牌所筑起的高大碉堡之中,一方面是旗舰店将品牌的形象堆砌得如同巨人,一方面是通过多重领域扩展势力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立体化。旗舰店这个字眼,直接令人联想起磅礴的规模和意义:超大的面积、著名设计师的创意、完整的氛围营造和无可挑剔的服务体系。每个国际大牌的旗舰店背后,几乎都是天文数字的投资。如此重金打造的旗舰店,仿佛一个个永远无法被超越的前卫空间,让品牌的奢侈形象高高矗立。
但时尚的风潮永远难以固定,挑剔的时尚人士又开始搜寻更多的趣味和品牌外延。正如Prada的女老板穆西娅·普拉达(MiucciaPrada)所说的:“现代人需要的不再只是商品,而是艺术化的生活态度。虽然很难说清这个生活态度究竟有多少来自自我选择,抑或是在强势媒体的耳濡目染之下逐渐形成,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仅仅售卖商品已经行不通了。”
一个现代人可以超越对鞋子本身质量和实用度的关注,而去体会这双鞋子在触觉、视觉、嗅觉甚至大脑中提供给他的美妙感受。绝不要轻视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抽象联想,这正是一个有个性的品牌最需要努力经营的部分。当一位男士选购了一对袖扣,不是冲着它是“Gucci”,而是因为袖扣上的图案令他怀念起心爱的凡·高的画作——这个购买理由才是品牌的良性影响力,是对设计师创意的致敬。
强烈的设计师趣味
大部分的服装品牌因为商业化操作的关系,把设计师的个人理念一概淹没,只浮现出那个生硬的logo供人辨识。而戈尔捷这个怪才,则把无穷强劲的个人趣味挥洒在每一件Jean Paul Gaultier 的成衣上,随便拎起一只外套袖子,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创意火花。他说过,“时装就像房子,需要翻新”,他试过分解、再造、配搭、混合等创作途径,将裙子穿于长裤之外、将内衣当作外衣穿、以钟乳石装饰牛仔裤、以薄纱做成棉花糖般的衣服……他的成功在于,每一次的创意,都并非是异想天开的搞怪和意淫,而是力道十足地把时尚的潮流一遍遍地刷新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