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股份:股权激励第一股已符合行权要求
全景网讯(记者唐海鹰报道)中小板中捷股份(002021),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第一股受到业界普遍关心,4月12日上午9:30~11:30,该公司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管理互动平台举办“2005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这一问题再次受到关注。董事长蔡开坚说,按公司披露的信息和各项指标,股权激励已符合行权要求,但对行权时间没有表态。
董事长蔡开坚认为,缝纫机产业是一个长青产业,因为人类只要穿衣服就离不开缝纫机。因此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无论是从公司在经营上逐渐显示出来的各项优势,还是对对公司未来发展以及保持收入、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都非常有信心。董事长蔡开坚对未来的预期是: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
中捷股份取得一份漂亮的业绩单:2005年,中捷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506.79万元,同比增长43.92%;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6822.13万元,同比增长45.30 %;实现净利润5528.89万元,同比增长59.09%。但是,该公司2005年实现的每股收益为0.4元,与2004年持平。资料显示,2005年6月,中捷股份实施了10转增6派3的2004年度分配方案。今年,中捷股份董事会又提出了每10股转增3 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的分配方案。
根据期权计划,中捷股份对于股票期权的获授条件和行权条件,即:中捷股份上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中捷股份上一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根据《中捷股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办法》,激励对象上一年度绩效考核合格。
2005年公司业绩既符合董事长蔡开坚对公司未来的信心和预期,也符合行权标准。
董事长蔡开坚认为,公司近几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体现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今后公司还会进一步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完善营销网络,加强品牌建设,加快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健全激励机制等等,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持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采取较好的利润分配政策,回报股东,与广大的投资者共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中捷股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缝纫机生产基地之一,正在依靠自己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全球营销网络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服饰行业一体化设备解决方案运营商。公司在浙江、上海、江苏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形成了缝纫机铸造、机壳加工、涂装、装配四大工艺全部自动化的现代化无区域公司。公司已能够生产十二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工业缝纫机,产品通过德国莱茵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欧洲CE认证,出口到中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点的问题,总经理李瑞元表示,2006年公司将加强与知名的服装企业交流与合作,不断整合市场资源。公司高端机电一体化产品属于行业的领跑者,比如中捷的ZJ1900、ZJ5780、5790等优势明显。ZJ2290型电子高速曲折缝机技改项目今年可以完成,将是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副总经理张志友说,今年公司已经批量推向市场的ZJ1900,ZJ9800—D3,这些都是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财务总监唐为斌说,公司已经投产的电子控制高速套结机技改项目、铸造技改项目已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无油润滑电子控制高速平缝机技改项目、电子高速曲折缝机技改项目、双针自动剪线机项目在今明两年将逐步对公司产生效益。董事会秘书单升元介绍,无油润滑高速平缝机技改项目尚未按计划完成,主要原因为土地征用审批时间延长,国外设备采购、考察和商务谈判时间延长。目前,设备合同已经签订。预计2007年上半年投产,达产后年生产能力为8万台。预计缝制设备行业未来两年收入增长率至少在15%左右。
中捷股份董事长蔡开坚、总经理李瑞元、董事会秘书单升元、财务总监唐为斌、副总经理张志友、副总经理汪明健、独立董事范富尧及公司保荐机构代表出席本次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