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三次升级 中国服装产业要向内寻求突围

        中国的服装产业自古繁荣,但近几十年来却一直被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包围着不得“翻身”。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还因为价格低廉屡遭围追堵截。中国服装产业如何突围?中国服装文化何时振兴?

     

        日前,由中国服装协会与法国高级时装公会联合主办、哈尔滨红博世纪广场协办的“红博·2006中国服装论坛”在北京举行,众多业内专家和企业家一起就“创新与管理”的话题商讨了中国服装企业战略突围之路。

        服装产业发生第三次升级

       & 
    nbsp;据中国服装协会常务会长、中国服装论坛主席蒋衡杰介绍,2005年对中国服装产业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也是变与应变的一年。

        随着配额的取消,中美、中欧相继发生了影响全球纺织品行业的贸易摩擦;随着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的签订,中国出口纺织品关税发生了增收与停止等系列变化。在如此严峻的环境背景下,中国服装产业发生了第三次升级,这也使服装产业在磨炼中变得更加成熟。

        具体说来,我国去年累计生产服装460亿件套,规模以上企业生产14.8亿件套,同比上升了16.8%。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名列前三名,这三省的总产量占总产量的61.68%,集中度相当高。另外,河南、江西等地成长非常迅猛。

        预计去年全国服装销售额6000亿元左右,10月份以后服装销售升温势头有增无减,消费者信心指数非常稳定,因此预计2006年服装业的产品消费需求趋势较为乐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村服装消费指数开始高于城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迹象,说明农村服装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

        另一方面,去年服装出口数量增幅比较大,产品单价比上年提高,其中初制服装约4.2美元,平均上涨了2.38%,针织服装平均单价1.82美元,同比上升了12.35%。经分析,针织服装平均单价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中美、中欧贸易摩擦限制了产品的出口,这同时说明出口服装产品的结构和档次有了上升。

        正如前文所说,严峻的环境反而促使了中国服装产业的升级,催生出一批有实力的企业。2005年服装骨干企业总体经济状况稳步,资产总计比2004年增长了16.97%,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快速增长,增幅达到了33.09%,产销率是97.23%,出口销售值同比上升18.67%。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