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自家人眼中的国际化

        当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把8亿件衬衫与一架空客A380放在等同位置上时,大批量生产的廉价成衣就成为前行中的中国时尚产业的一种挥之不去的“痛”;当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帽子堂而皇之的扣来时,我们的品牌却被自己的消费者划在了奢侈品行列之外。如何国际化、如何“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何“洋为中用”,这些问题在很多国人的心中问了也不止千遍。4月3日,“通宇·2006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高峰论坛”在北京的举行,一场服装界专家与企业家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之“会”由此拉开。

     

        高端声音 老路将至尽头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 魏林

        我们的自主品牌它的历程应该是充满了学习、继承和探索创新之路。这个路走得不容易。我们前一阶段走的是一个模仿之路,到了现阶段,模仿的路是走不远了,我们必须在这过程中创新,那么如何赶超,如何突破,如何真正的在世界品牌之林中有我们中国自主品牌的一席之地,这是摆在我们中国服装界,我们中国纺织界,我们中国的整个民族面前的非常大的光荣的任务。

        来自下游的挑战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何烨

        近年来服装的品牌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对中国的服装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服装品牌化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缝制机械行业与服装行业是紧密关联的行业,一方面服装行业的发展给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缝制行业的进步和繁荣也给服装行业的繁荣带来了保障。

        竞争思维 走国际化之路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 艾丰

        我有一个理论,叫经济乒乓球理论,中国乒乓球打得最好,足球踢得最次,为什么乒乓球打得最好,因为它最适合中国人打。我认为服装产业可能是一个乒乓球产业。就2008年奥运会而言这不是经济活动,而是一个体育活动,但是我们把它当作借用品牌打响我们自己的名字。

        从全世界来看,我认为第一个载体品牌就是国家。中国的服装之所以遇到障碍和我们国家整个的形象有关。意大利皮鞋、法国的香水、瑞士的手表实际上是国家产业充分发达以后,国家变成了载体品牌。很多消费者不见得对某一个具体的企业品牌搞得清楚,但是他却受到大的载体品牌的影响。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