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要公平还是要效率:纺织品配额机制酝酿“变脸”

           记者从广交会上独家获悉,在经历了两次业绩分配和招标分配之后,关系到数百亿美元出口总额的纺织品服装配额分配机制正在酝酿新的变化。

     

      17日至18日,商务部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广交会上连续召集我国20多家主要纺织品生产及贸易企业进行座谈。在这两次会议上,“尽可能用完每一件配额”成为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商会的共同原则。

      配额令大中小企业感受不同

      对于中国纺织品厂商来说,今年举行的99届广交会有点“一觉回到两年前”的感觉:在经历了去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引发的出口大潮和中欧、中美贸易争端后,“配额”一词又重新成为中国厂商和海外采购商谈判桌前使用最频繁的名词之一。

      根据2005年签署的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2008年前我国相关纺织品的出口年增幅被限定在8%-12.5%和10%-17%之间。商务部随后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将协议量的70%按照企业出口业绩进行分配,另30%分两次公开向市场招标。

      广交会连日来的成交状况显示,配额制度保证了纺织品贸易能相对平稳开展。广州市纺织品工贸联合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黎国能说:“配额确定之后,公司可以根据分到的数量接单,采购商也可以放心下单,预计这次欧美客商来得会比较多,成交会比较理想。”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对欧美出口服装单价有了大幅攀升。统计显示,其中对美上升了15%,对欧洲上升了28%。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为了用好配额,企业自然要卖高档商品多赚钱了。

      业界一般认为,现行的“业绩分配+招标分配”机制比较有利于大型企业和外贸集团,但配额制度同时直接约束了中小企业参与外贸的可能性。据统计,我国2005年共有3万多家企业从事出口,但只有8000多家参加第一次投标,7000家参与第二次投标。

      尽管如此,现行的分配体制还是让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感到不满。一些企业认为,现有机制按照“全球业绩”而非主营市场业绩分配容易造成配额成本的浪费。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小建说:“很多企业以往主要对日本、韩国等无配额市场出口,也能按照出口业绩分到欧美市场的配额,现在看来这些配额很多都被浪费了,或者被倒卖,增加了其他企业的成本。”

      商务部考虑修改分配机制

      纺织品商会有关人士说,从去年分配机制一出台,企业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反映自身实际情况,目前商务部和商会也开始考虑对制度进行修改,以符合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需要。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说:“配额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考虑是根据企业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