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再亮品牌战略杀手锏
- 曾几何时,国外的流行时尚一直在主导着中国服装品牌的市场走势。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日益深远。日前,杉杉结合国际成熟品牌的运作经验,使“Sh anSh anSp o r t”在诞生之初便回归中国时尚,为杉杉“多品牌、国际化”战略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日前,杉杉集团于2006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 IC2006)开幕前夜,在北京郡王府举行了“时尚·杉杉中国会”,为杉杉运动休闲品类———“Sh anSh anSp o r t的面世隆重庆典。
定位于中国时尚和中国制造的Sh anSh anSp o r t,诉说着一种崭新的着装文化和生活方式,洋溢着一股中国时尚的文化底蕴。个性、品位、自信、智慧和浪漫共存,使消费者在Sh anSh anSp o r t的着装中营造自我、超越自我。业内人士认为,“Sh anSh anSp o r t”是深具“中国特质”的时尚品牌,这个品牌凝聚了杉杉近几年来转型创新路上所有的心血和艰辛。
寻觅危机突围
“多品牌、国际化”是杉杉产业转型的核心,尽管这种品牌运营模式在很多服装发达国家拥有不短的历史,但在中国服装界,还是要面对许多不同的声音。
对此,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总是理直气壮:批评也好,非议也罢,我都不会去主动置评。我坚持一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有的行业讲究“规模经济”,但有的行业要讲究“经济规模”———最经济、最合适的规模。服装就是这样一个行业。服装行业做不大,除非做多品牌。一个品牌不可能做大。全世界服装行业都是这样。在个性化消费的未来,品牌会越来越多,份额越来越小。
1997年之后,郑永刚深感杉杉的产能必须控制,于是便投身于多品牌、国际化运作。郑永刚说,中国服装业的最大尴尬是没有国际性品牌,我们自以为是的一些服装品牌也仅仅是满足中低档市场需求,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需求在逐渐膨胀。国内的高档商场,几乎被国际品牌垄断,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服装品牌还没有到这个层次,尖端的消费者一般总是选择国际品牌。
郑永刚认为,品牌无国界,你不能阻止消费者选择国际品牌,这是客观存在。国际品牌该由谁来做?现代服装不是来自中国,所以我们要学习。杉杉不能回避。我们必须要“傍”国际大牌。
众多世界一流品牌与杉杉合资,由杉杉控股,共同经营。郑永刚把这看做是杉杉的骄傲。杉杉经营这么多国际品牌,实际上不是完全依靠自己,而是和世界一流品牌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配置最合理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