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制投机炒作泡沫 纺配门槛可能提高
- “你是买还是卖?我这里多少都有。”深圳华盛轻纺贸易公司的汪小姐口气很大。她介绍,自己已从事买卖纺织配额多年,一直有自己固定的老客户,生意很好。华盛公司甚至在广交会上有隐蔽的固定摊位。
华盛这样的公司,在广交会上还有很多。尽管展馆的广播一直说不允许散发传单,但多数摊位还是收到了配额中介的转标资料。
争夺纺织品配额,是目前大多数中国纺织企业最感头痛的事。虽然已进行了两次配额招标,但许多企业还是没有赶在广交会上获得配额。
据悉,商务部官员就此问题专门在上周的广交会上召开了两次“闭门会”,纺织配额招标制度可能因此面临调整。
主要调整的两个方面是:纺织品业绩分配中的设限地区和全球市场的权重将变化,可能扩大设限地区出口数量的比重;参与分配以及招标的企业资格将提高“门槛”。
调整
2005年1月1日是全球纺织配额放开的日子。但中国企业等来的,却是欧美对21种纺织品出口设限的“后配额时代”。
如何使配额分配和招标在公平透明的原则下照顾到各个企业的利益?
上周的广交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简称纺织商会)召集20多家企业听取企业建议,酝酿对现行配额分配制度进行调整。
纺织商会副会长姜哲介绍,配额分配制度原则上不会有大的变动,但针对前两次招标暴露的问题将做技术上的调整。
他否定了此前业界关于全部实行招标制度的传言。并表示,明年纺织品配额业绩与招标70:30的比例也不会调整。
过去两次分配中,设限地区出口业绩占全球市场出口业绩的权重较低,造成一些出口业绩虽然大但出口欧美量少的企业拿到的配额用处不大。
烟台绮丽集团欧美贸易部经理刘晓辉说,我们最需要美国的配额100万件,但分配结果是,欧盟6类分了100万件,美国只分了30万件,要是倒过来就好了。
而抬高有资格参与输欧美纺织品出口配额的分配及招标的企业门槛,纺织商会一位人士解释,主要是希望改变现时配额使用率低的现状。
3万多家企业涌进来,有的企业只能分到200件的配额,导致一部分零散配额的浪费,据纺织商会测算大概有20%的配额可能被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