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服装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的朝阳服装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产业',其发展前景确实极为诱人。据国家权威机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服装企业近3万家,仅年销售额3000万以上的占30%,有9000余家,比2004年底增加了320家,而1000万以上营业额的也近2/3。具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达63.74亿件,其中梭织服装为30.10亿件,针织服装为33.46亿件。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到2005年底止,我国服装厂星罗棋布,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423013人,服装布产量328.28亿米,同比增长19.22%,工业总产值 ( 现行价)1254.90亿元,同比增长 20.24%;销售收入1204.64 亿元,同比增长 19.34%;产销率97.85%;出口交货值416.18亿元,同比增长 13.90%,内销占销售产值比重66.11%。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的调查,我国服装行业分布明显呈产业集聚地状态,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中的39地区,而最为集中地为浙江(占55.05%),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上海沿海六省市,总产量占全行业份额突破90%,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市场和效益区域分布集中化趋势明显。产业集聚模式各有不同,例如:大城市打造服装文化时尚之都,产品专业的服装特色地区,以大型出口企业为中心的服装出口基地等模式。还有一些以出口为主的集聚地,是在原来"三来一补"方式的基础上,以服装为轴心的产业链。

      服装企业信息化状况

      纺织服装业的信息化与其他行业相比,一直比较滞后,起步较晚。据统计,服装企业对财务软件和设计软件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普遍,而ERP系统的应用比较少,且自行开发和购买的比例相当。许多中型甚至大型服装企业的运作都没有使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甚至也没有使用MRP(物料需求计划)或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系统,没有预测、没有计划、没有采购管理或安排计划的系统。

      在进入数字化服装时代,先进的设备与落后的管理已经十分突出,推动服装业的发展必须以实施ERP为突破口。在人们眼里,服装业属于传统产业,作坊式服装快速提升到现代大生产,服装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真正有革命性变革的机会是很少的,当先进设备在服装获得生产应用的时候,服装业也没有改变真止意义上的服装原理。服装业一直成为远离ERP的行业,服装业老板一直在冷眼旁观。然而,近年服装业技术自动化、服装技术电子化,服装厂老板开始乞求信息化来将先进设备转化为真正的效益,ERP在服装业开始悄然升温,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残酷的竞争以及现代设备大生产的力不从心。服装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利润却越来越薄。服装业正经历着激烈竞争的时代。活源不足、价格持续走低、品种大幅增加、周期越来越短、贷款回收困难,所有这些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